
AI 赋能信息科技
开启教学新篇章
《中小学信息科技指导》项目

自2023年起,在上海市教委人事处指导下,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整合社会优质资源,策划实施了全市课后服务教师培训。培训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项目化学习(PBL)等通识内容,每年开设科技、艺术、体育等10类专业实践项目。项目覆盖全市16区,累计培训教师近千名,两年间形成实践案例近两千份,有效丰富了中小学课后服务内容,提升了服务质效。
2025年课后服务教师培训聚焦科技、艺术、体育等领域12个特色项目,借助AI技术全面赋能中小学课后服务,帮助教师掌握项目核心技能、教学指导策略,提升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促进教师整合与应用社会优质资源的能力,支持学校开展综合体育活动,提升中小学教师高质量开展课后服务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兴趣特长,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6月,《中小学信息科技指导》项目完成培训。
由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主办、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的中小学信息科技指导教师培训项目,为全市中小学课后服务教师带来一场聚焦信息科技与 AI 技术融合的深度学习之旅,旨在全方位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加速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点亮课后服务的科技之光 。

培训概貌:
知识与实践的双重盛宴
来自全市各区的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齐聚华东师范大学,接受《中小学信息科技指导》课后服务教师培训。培训内容分为计算思维与编程基础、AI 赋能教育两大核心板块。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里,教师们不仅夯实了编程基础知识,还深入探索了教育智能体的奥秘。

基础能力培训阶段,讲师们系统讲解了计算思维、基本算法与数据结构等关键知识,为后续深入学习筑牢根基。AI赋能教育培训阶段,聚焦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的前沿应用实践,展示如何借助 AI 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创造力,同时包括教学资源库建设、案例设计交流等内容。实践应用培训则涵盖了青少年编程竞赛介绍及平台使用方法,还安排了研学活动 —— 走进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普陀校区,围绕 “智创未来 —— 青少年编程活动实践与 AI 科创生态构建” 主题,聆听学生编程成果分享、探讨 AI 课程开展经验,实地参观交流,拓宽教学视野。
培训全程采用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模式,融合专题讲座、实践操作、案例研讨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提升教师在日常教学及课后服务中的综合信息化能力。





师资力量:
专业引领点亮教师成长之路
本次培训汇聚了信息科技领域的精英师资。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肖春芸老师作为培训项目负责人,凭借丰富的教学与项目管理经验,为培训精心规划、全程把控。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金靖老师、上海市娄山中学徐斌老师、上海市中远实验学校窦颖老师、上海市位育中学牛宏老师、华东师范大学智能教育研究院周艺舟博士等多位资深教师倾囊相授,他们或深耕编程教育多年,或在 AI 研究与应用方面成果丰硕。
讲师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积累与教学智慧,为教师们带来一场场干货满满、深入浅出的精彩讲解。从编程基础到 AI 高阶应用,从理论阐述到实践演示,每一位讲师都以严谨的态度、创新的思维,为参训教师指引方向,助力其专业能力跨越升级。

培训特色:
创新设计赋能教学变革
实战编程,锤炼硬核技能
培训安排大量编程实战练习,教师们从零开始,在导师指导下逐步掌握编程技巧。从简单代码编写到复杂程序设计,从基础算法应用到数据结构优化,每一次键盘敲击都化作能力提升的基石,切实提升教师编程教学底气。

AI工具深度应用,拥抱智能教学
重点聚焦AI工具在教学中的融合应用,诸如利用 Coze 平台搭建专属教学智能体。教师们学习如何设计智能体角色、编写核心指令、规划能力集成,使其精准适配教学场景,成为教学得力助手,高效辅助学生学习,为课堂注入智能活力。

案例研讨与研学拓展,启迪教学新思
培训中,教师们踊跃分享教学案例,从实际问题出发,探讨解决方案,思维碰撞间激发创新灵感。研学活动更是为教师们打开观察前沿教学实践的窗口,汲取先进经验,重新审视自身教学,为课后服务课程设计注入源头活水。


参训教师心得体会
Idea
上海市松江区新闵学校 杨泽宇
这次非常荣幸能够报名参加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指导培训班的学习,在为期一个月的学习中,了解到很多较为前沿的信息科学技术,和很多同仁们交流感悟,聆听专家们的独到解析。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收获颇丰,也为后续我能够把更多的信息技术融入到工作当中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为我以后实现信息科技全面赋能教学生活创建了理论基础。期待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能够切实地将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在平时课堂上加以运用,全面提高上课效率和学生课堂体验感!
Idea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东镇中心小学 刘静
本轮中小学信息科技培训课程让我受益匪浅!作为对编程教学和AI应用感兴趣的教师,我深刻感受到信息学竞赛普及化的重要性,以及AI赋能教育的巨大潜力。课程不仅梳理了信息学竞赛的入门知识,还展示了如何将AI工具融入编程教学。AI不仅是教学助手,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也特别认同徐斌老师对“AI+教育”的前景,未来将积极尝试将这些工具应用到课堂中,让教学更高效、更有趣。感谢讲师的精彩分享,期待在实践中学以致用,推动编程教育的创新!
Idea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康梧中学 陈诗婕
此次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技指导课程,我收获满满。指导老师们给予了我极大帮助,让我对信息奥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坚定了我组织学生培训的决心。学习搭建智能体的过程充满挑战,我成功搭建了编程小助手,这让我信心倍增。未来,我会将所学融入教学,和学生一起探索信息科技的无限可能。
Idea
上海市闵行区田园外国语中学 古立春
作为一名一线信息科技课程教学者,有幸参加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的2025年中小学信息科技培训。本次培训内容设计极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第一部分信息学竞赛入门知识的学习,讲师通过赛事规则、报名、真题的介绍,让我们这群学员对青少年信息竞赛体系有了清晰认知;第二部分关于AI赋能教育及编程教学工具的实践学习,讲师通过介绍AI对教育的影响、AI大语言模型在教育中的实践应用、如何利用coze搭建专有教学智能体等让我们领略与体验了AI在教育赋能中的重要作用。此次培训为我打开了教学的新维度。我将把学到的理论与技术融入日常教学,致力于借助AI工具激发学生对编程与信息科技更深层的兴趣和创造力,推动课堂向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变革。
培训虽已落下帷幕,但教师们的成长与探索仍在继续。参训教师们满怀信心,期待将所学融入课堂,借助信息科技与 AI 翅膀,带领学生翱翔知识天空,为课后服务添彩,点亮教育创新之路。未来,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与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将继续携手,为培育更多高素质信息科技教师、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而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