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及时识别、全面分析并科学评估上海市东北角地区登革热疫情的风险水平,切实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宝山区卫生健康监督所)协同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杨浦区卫生健康监督所)和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静安区卫生健康监督所)联合举办2025年上海市东北角地区登革热专题风险评估会议。市、区疾控中心风险评估专家、三区疾控中心(卫监所)分管主任以及相关科室参与本次会议。


01|专题风评




会上,静安区疾控中心(区卫监所)急性传染病防治科科长陈红、杨浦区疾控中心(区卫监所)病媒生物防治科科长陆晓燕以及宝山区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指导中心卫生创建科科长浦晓磊分别进行专题介绍。
陈红科长详尽阐述国内外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现状,深入分析三区登革热的哨点监测情况、人群监测结果以及相关知晓率调查,并总结概述三区近十年登革热疫情特点、区域特征以及防控难点。
陆晓燕科长围绕登革热传播媒介伊蚊监测,通过布雷图指数和诱蚊诱卵指数对比分析三区近五年伊蚊密度,详细介绍三区伊蚊抗药性以及近年气温和降水对伊蚊生长的影响作用,并据此提出后续防控建议。
此外,浦晓磊科长聚焦于蚊媒控制工作,通过全年分阶段实施越冬蚊、早春蚊、夏秋蚊专项消杀控制行动,有效控制蚊媒密度,组建并管理区、街镇两级病媒生物防制应急处置队伍,强化登革热等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02|总结交流
之后,上海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陈健、应急管理处副主任医师张放以及青浦区疾控中心(区卫监所)病媒消毒科科长潘引君三位专家,针对汇报内容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交流。




潘引君科长指出,要切实发挥蚊媒监测数据的决策支撑作用,监测数据需迅速转化为具体工作的指挥令,指导一线精准开展蚊媒消杀、孳生地清理等防控措施。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信息互通、行动协同。此外,要针对重点人群,分层次、多渠道开展健康宣教,普及防蚊灭蚊知识,提高公众参与度。
张放副主任医师高度肯定了本次三区联动风险评估的重要性,进一步建议:需增强登革热病例的主动监测力度,尤其要高效运用医院前置软件,提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诊断能力;同时,务必强化医疗机构、疾控、社区间的信息互通与共享机制,切实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控措施,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链。
陈健所长着重强调,中、高考结束后叠加暑期旅游高峰,须高度警惕来自东南亚国家及我国云南、广东、海南、浙江等重点地区的登革热输入性风险。为此,需强化医疗机构登革热防控专题培训,提升临床检测体系的敏感性。同时,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对蚊媒孳生及活跃期的影响,并加强疾控,爱卫、街镇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将监测和控制工作做早、做细、做实,筑牢防控屏障。
本次专题风险评估会议,对宝山、杨浦、静安三区登革热疫情风险进行了全面分析研判,为登革热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且宝贵的指导意见。我们将持续强化监测预警与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供稿&编辑: 综合办 杜培培
审核: 宗莲 何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