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期是大脑神经元快速连接的阶段,阅读时的视觉、听觉刺激能激活大脑语言区、想象区和逻辑区,增强神经网络的复杂性。早期阅读通过多维度的刺激,为婴幼儿的智力、情感与社会适应能力奠定基础。6月8日,嘉定区图书馆邀请少年儿童出版社资深编辑、译者熊芝老师开展了一场“婴幼儿图画书选择与亲子阅读方法”专题讲座,为众多年轻父母揭开了图画书选择与亲子共读的温馨密码。讲座融合现场绘本演绎以及家长互动,与大小读者共赴一场温馨的阅读之旅。

亲子共读:

让阅读成为拥抱的延伸

如何让静态的图文跃动为亲子间流动的情感?熊老师现场为读者朗读了婴幼儿绘本《月亮,晚上好》《蹦》《骨碌 骨碌 骨碌》《蛋宝宝》《巴鲁波喜欢樱花小姐》《一个下雨天》等等。通过现场演绎为孩子和家长生动展现了如何阅读一本看上去简单的婴幼儿绘本。

熊老师示范用不同语调演绎绘本中的角色,根据不同的绘本调整阅读的方法。她强调,在给孩子读绘本中,如果不是互动性很强的绘本,那么不必时常停下来提问,跟着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往前读就可以。

针对父母提出的孩子总是重复读一本书的现象,熊老师也指出重复的力量,孩子痴迷重复,这恰是学习的内化过程。她鼓励父母耐心对待反复阅读的请求,每一次重复都是孩子建立安全感和深化理解的宝贵机会。

亲子共读在于父母的“读”,要重视亲子联结。现场有妈妈指出,给2岁的孩子点读笔,让他自己点读,但是发现孩子读了一段时间,就不喜欢用点读笔了。熊老师强调,低龄时期的亲子共读,更重要的是父母读给孩子听,绘本是载体,核心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图画书选择:

读懂小读者的“心”语言

熊老师也给现场父母指出选书的技巧。选书是亲子共读成功的第一步。面对琳琅满目的绘本,她提出了两个关键原则:

一是合适的设计,突出幼儿友好性。针对婴幼儿感官发育特点,优选布书、厚纸板书等安全材质;熊老师现场展示了儿子三月龄时读的厚纸板书,一方面适应幼儿手还不太灵活;另一方面,相对更安全。通过符合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图画书设计,贴合低幼儿童的认知特点。

二是兴趣为王,跟随孩子的节奏。孩子专注的眼神是最好的选书指南。熊老师不断提醒父母要放下“应该读什么”的执念,观察孩子对动物、车辆或日常物品的天然偏好,从兴趣点切入。

绘本薄薄数页,却承载着童年最厚重的精神底色。当父母的声音在书页间流淌,爱的联结便悄然生长。这场讲座不仅传递了方法与技巧,更揭示了亲子共读的本质——以书为桥,让彼此的心灵在故事的溪流中温柔交汇。每一次翻开绘本,都是为孩子的生命底色添上一笔温暖的注脚。

推荐书目

书名:《幸福的种子》

作者:(日)松居直

出版社:海峡书局出版社

ISBN:978-7-5391-8578-1

索书号:G78/4974-5

内容介绍

本书是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的一部代表作。作者以自己的童年成长、育儿经验,以及从事童书出版行业的深刻体认,系统介绍了图画书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打破了当今许多育儿迷思,并列举了许多生动的实例教家长和教师如何为孩子挑选优秀的图画书、如何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它使“亲子共读”的幸福画面,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永难忘怀的温馨回忆。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关于恢复收取外借文献逾期费的公告

嘉定区图书馆、文化馆停车场正式收费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