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上不敢发言,方案反复修改迟迟不交,犯错后陷入自责——这些职场困境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同一个心理魔咒:对错误的恐惧与对完美的执念。
来自即兴戏剧的思维方式,或许能助你突破这一困境。
即兴戏剧的核心理念“Yes, and”(是的,而且)强调接纳当下发生的一切,不评判、不否定,在此基础上前进和创造。这与心理学"正念"高度契合,都强调不加评判地关注当下体验。
职场常见困境的心理反应:

完美主义拖延
表现:工作迟迟不开始或无法结束,因担心结果不够完美。
内在对话:“这个方案还不够好” “我需要更多信息才能开始”。
心理机制:将自我价值与工作成果紧密绑定,不完美被视为能力否定。
正念应对:采用“先完成,再完美”,接纳初稿不完美的事实(Yes),在完成基础上优化(and)。
发言焦虑
表现:会议中即使有好想法也保持沉默。
内在对话:“如果我说的不够好怎么办”“他们会不会觉得我想法很蠢”。
心理机制:社交评价焦虑,对他人否定的过度担忧导致自我审查。
正念应对:承认自己有发言焦虑(Yes),但仍然选择贡献想法(and)。
犯错后自我否定
表现:犯错后情绪低落,过度自责,怀疑整体能力。
内在对话:“我怎么这么笨”、“我就不适合做这工作”。
心理机制:归因偏差,将单次错误归因为自身整体能力不足。
正念应对:承认错误已发生(Yes),并视其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and)。

要从心理困境走向积极行动,关键在于打破"全或无"的思维陷阱,学会在不完美中前行,这是职场心理弹性的核心,不妨尝试以下正念实践:
1. 设置“不完美倒计时”:

给自己时间限制,到点必须交付当前版本,接受不完美性。
2. 练习“三秒勇气”:

会议中给自己三秒钟窗口期表达想法,不给大脑过度思考的机会。
3. 建立“错误日志”:

记录工作中的错误,分析学到了什么及如何改进。
4. 采用“Yes, and”沟通

先肯定同事想法价值(Yes),再补充建议(and),而非直接否定。
当我们能够接纳错误,降低自我评判,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改善心理健康状况,降低职业倦怠风险。
The end
完美是静态终点,而进步是动态旅程。允许自己先完成,最完美的状态不是从不失误,而是你从未放弃成长,你的职场之路会因此变得更加通畅而富有创造力。

供稿:卢佳怡
编辑:刘文涛
审稿:施建华

↓点击就可传送查看↓


世界无烟日 | 吸烟正夺走男性魅力

治水的“大禹”——五苓散

如何挑选一件合适的爬爬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