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都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市,是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城中四方辐辏、商贾云集。城中两市之一的西市,则是唐都中最为繁华的国际性质的商贸集市。那如果我们在唐朝的西市中逛街,应该知道哪些事情呢?首先唐代商铺一般称为“店”、“铺”,按经营规模不同而划分的交易区域称为“肆”,存放商货的货栈称为“邸”,而产销同类货物品的店铺汇集在一处,则称为“行”。那西市中到底有多少“行”呢?韦述《两京新记》云:长安西市“市内店肆如东市之制”。根据宋敏求《长安志》载,东市“街市内货材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聚”。另外,考虑到长安西市为当时丝路贸易的实际出发点和最大集散地,史称“商贾所辏,多归西市”,其市内的行必定比东市更多,因此可以得知,西市至少有二百二十行。

其次,在唐朝西市的众多行肆店铺中,如果你想买件或者做一件新衣服,可以去衣肆、帛肆、绢行、大衣行、布帛行;想买粮买肉,可以去米麦行、屠沽行、鱼店,不想买菜回家做饭,也可以去西市的食店、饭铺就餐;好酒好茶之人可以去胡姬酒肆、茶阁;如果你想骑马来逛街,可以先去口马行买匹马,在鞧辔行配身马具,在麸行给马买些马料,也可以去车坊租赁车马。此外,在西市中还有众多金融行业,比如售卖、鉴定金银珠宝的金店、珠宝店,汇集银行、当铺为一体的波斯邸、柜坊,还有如寄卖店一般的寄附铺。如果这些还不够你逛的,那么西市里还有药行、兵器行、卜肆、凶肆、坟典肆、法烛店、石刻铺、骨器铺等等,至少二百二十个行肆,没有几天是逛不完的。如果你遇到的是个语言不通的西域胡商,或者你想购买的货物无处可寻,那这时你可以寻找唐朝西市中的牙子来帮你。牙子又称牙人,指居于买卖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类似我们现在的中介。因为这些牙子活跃于丝路沿线,精通各国语言,必要时也会充当翻译。另外,范文澜《中国通史》记载唐代商业中的“行”时说道:“行有行头,又有牙人(也称牙子、牙郎、牙侩)。牙人招揽买卖,协议物价,官府和商人交涉,有时也使牙人出面。”上引建中四年行“除陌法”时,由官府发给牙子与行头、市主人各种表、簿及证件(即“印纸”),让其各自随时登记交易情况,据以收税。可见牙子有时也充当市场管理者的角色。

如果你在交易物品的时候,遇到了商业纠纷,除了寻找西市署、平准署、常平署的市场管理人员外,还可以联系西市各行的行头和各肆的肆长,来处理问题。在西市的业者中,除了各种行、肆、店铺的商家与活跃于市中的行头、肆长、牙子、主人,以及以概量为业者和在帛肆中“为之平”者等等之外,还有大量来自外地的客商,即“估客”。这些估客东南西北无所不至,各种货物无不经营,所以如果你想猎奇,那可以在西市中找一下这些商人,看看他们的货品中,有没有你想要的。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