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ffee

曾经的我,是坚定的纯苦咖啡拥趸。我喜欢有咖啡油脂的意式浓缩,有时候早起喝咖啡,怕对胃不好,会加点牛奶,变成比例很随性的拿铁。那时候总是很固执地觉得这才是正宗的爱喝咖啡。

后来,它们被“瑞幸”的生椰拿铁打败了。说实话,一开始我和一些带有文艺调性的朋友都很排斥,觉得如果要去泡咖啡馆,就应该去有特色、有故事的咖啡馆,用一种“你以为我喝的是咖啡吗,我喝的是因果”的姿态。

第一次喝“瑞幸”的生椰拿铁是在同事拼命推荐下,她拎着买一送一的生椰拿铁请大家喝,盛情难却之下我便尝试了……从此,身体很诚实地接受并爱上了甜味咖啡,并且在尝试各种花式甜咖啡的路上一路前行。

还是“瑞幸”,我很喜欢它前几年的夏天短暂出现过的“摸鱼”咖啡,还是生椰咖啡的基底,添加了薄荷糖浆,还有咖啡魔芋珠,夏天喝非常爽口,又想着是魔芋珠,可能热量也不太高,就开始自欺欺人地愉快地享受它。

牛油果咖啡,是在杭州一家医院的咖啡角首次喝到的,以一种健康养生的姿态出现。做咖啡的小姑娘将半个牛油果和一点奶油用破壁机打成泥,倒在透明咖啡杯里,然后用长长的搅拌勺在杯壁上抹开,接着倒入椰浆和咖啡,味道很不错。后来再去,已经变成成品牛油果泥,不再现做果泥,不过总体风味还是大差不差的。

跟牛油果咖啡外观类似的是新加坡的斑斓咖啡。本来我还担心斑斓叶的清香会跟咖啡味道冲突,没想到斑斓叶汁配上椰子汁和咖啡,各自的香味依然独立且又不冲突,甜与苦融合得恰到好处,非常让人怀念。

榴莲拿铁也很出乎我意料。这杯是在汕头古城里偶然喝到的,点单时并不指望能多好喝,以为会是拿铁里加几滴榴莲香精,没想到用的是现打的榴莲果泥。咖啡本身没有加糖,榴莲的香甜柔滑给咖啡增加了一点顺滑口感,非常好喝,想来它的成功之处在于新鲜的好品质榴莲了。

需要一点勇气去尝试的是越南的生鸡蛋咖啡。我一直很喜欢越南咖啡的深度烘焙,特别香浓,纯苦几乎无酸味。之前我丈夫经常出差去越南,也曾带回过很多越南咖啡。推荐做法是搭配着炼乳喝,然而我以前是纯苦咖啡党啊,所以拒绝加了炼乳的咖啡……直到几年前去越南芽庄旅游,彼时我已接受了甜咖啡,在当地的咖啡店,吹着海风,很是享受地喝完了这杯加了厚厚炼乳的越南咖啡……

在服务员的强烈推荐下又尝试了生鸡蛋咖啡,做法就是用全蛋加糖打发,一边打一边加入炼乳,倒入咖啡液中就会分层,黄色蛋液像舒芙蕾似的浮在杯子顶上厚厚一层,透过它啜饮咖啡会有一股特别的香味,有点像配了蛋黄派的感觉,咖啡的口感特别顺滑。

突然就开始反省:原来我一直就是嗜甜的人啊,为什么以前那么坚持苦咖啡?不得不说,在二三十年前,家里有各种咖啡器具,聊天时能说出各种咖啡的细节,能品尝出苦咖啡里面的门道。而现在,也许是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也可能是自己更加务实了,于是,我放弃了咖啡曾经被赋予的某些“外衣”,转而追求更多花式口味。

所以小甜水的快乐,真的是一种很纯粹的口腹之欲的快乐。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