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朋友一定发现了,近些年,很多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相继设立了各种赏花(叶)节,仅广东省就有银瓶山森林公园的短萼仪花节、梧桐山保护区的毛棉杜鹃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梅花节、云髻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新丰枫叶节、天井山陀螺花节等。不仅为民众呈现了场场视觉盛宴,还让民众深入领悟了当地独特的生态价值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弘扬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理念。近日,笔者刚从天井山陀螺花海归来,忍不住将所得的美好与您分享,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是也。

✦
✦
陀螺果
✦
陀螺果是安息香科陀螺果属的落叶乔木。它的果实有5~10条棱脊,像极了以前农村里用木头削制的陀螺,因而得名。也因其果实独特的形状,它又被称为“鸦头梨”“冬瓜木”“水冬瓜”“鸭头梨”。

陀螺果干形通直,小枝红褐色;树皮呈灰褐色,有不规则条状裂纹。叶纸质,有卵状披针形、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顶端钝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细锯齿。花白色,花梗起初较短,之后伸长可达2厘米;花冠裂片长圆形,顶端钝,两面均密被细绒毛。花瓣背面有粉红色的花纹。果实呈倒卵形、倒圆锥形或倒卵状梨形,木质,不裂,稍具5~10棱,顶端短尖,密被星状绒毛,外果皮和中果皮木枪质,内果皮木质。种子椭圆形,扁平,种皮膜质,胚乳肉质。
陀螺果是我国特色植物,生长在海拔1000~1500米的山谷、山坡湿润林中,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东南部、四川南部、贵州、广西(东南部除外)、湖南、广东中部以北、江西和福建等地。除了这些野生分布外,陀螺果还被英国康沃尔郡、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引种栽培,且生长良好。

陀螺果可做庭院观赏树木和行道树。陀螺果的种仁富含油脂,含油量高达49.6%,其中油酸含量占脂肪酸含量的73%,可做油料植物。同时,陀螺果生长较快,且木材为黄白色,材质松软,适合制作家具、工具等,是良好的用材树种。
✦
✦
为什么一定要到天井山
看陀螺果的花呢
✦
其实,我之前就见过零散的陀螺果的花,虽细看觉其洁白如雪,但并未有震撼之感。直到来了天井山。
天井山陀螺谷是野生陀螺果分布集中的区域之一,每年春天,陀螺果花漫山遍野开遍,有白色,有粉的,如梦如幻,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过来观赏,陀螺果已成为当地的标志性植物。当地为了大家观赏陀螺果花,打造了很多打卡点,设置了很多方便游客观花的亭子与步道,打造了名正言顺的“十里陀螺画廊”!

当我和朋友们进入“陀螺画廊”,仿佛进入童话世界!只见光秃秃的枝丫间缀满繁花,满树莹白粉黛如云霞缭绕,冰肌玉骨间透出不染纤尘的仙气。那钟状花冠舒展如莲,常见的白与粉交织成温柔的雾霭,五片如玉琢的花瓣巧妙排列成五角星状,一枚枚轻盈地倒挂在枝头,宛如下凡的嫦娥遗落的羽衣。当春风轻拂,整树花瓣便似万千白衣仙子翩翩起舞,衣袂飘飘间尽是楚楚动人的韵致。
远观时,这满树繁花恍若“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的梨花园,又似“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梅林,在料峭春寒中绽放出摄人心魄的纯净。近赏方觉其妙处:花瓣与花蕾皆朝下生长,倒悬的姿态恰似风中轻颤的风铃,又似孩童抽转的陀螺,一串串在枝头摇曳生姿。那倒挂的花盏里仿佛藏着古老的诗意,每一朵都在诉说着春日的浪漫,让观者在古风雅韵中沉醉,于细微处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行文至此,爱花爱自然的朋友们,是不是也想一睹陀螺果花的芳容呀?那请收下笔者的温馨提示哦,陀螺果的花期跟天气密切相关,它们也是“看天吃饭”的,若当地天气不断在“冬天”与“夏天”中切换,就让陀螺果也“摸不着头脑”,想要看到花海,您一定得留意相关资讯,跟踪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