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在掌控,健康更从容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疑问

"明明坚持运动,为什么体重不降反升?"

"每天跑步1小时,腰围却一点没减少?"

运动≠有效运动!

很多人忽略了最关键的三要素:

运动强度、运动频率、饮食搭配

科学研究表明,只有这三者科学配合

才能让运动效果最大化

运动强度如何定义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全民健身指南》,一般常用最大心率百分数和运动中的实测心率监测体育运动强度。

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岁)

低强度运动(如散步、瑜伽)

运动过程中心率一般不超过100次/分;呼吸轻松,可以自如说话。

中等强度运动(如健步走、骑自行车)

运动过程中心率一般在100~140次/分;呼吸稍快,可以短句交谈。

高强度运动(如跑步、快节奏健身操)

运动过程中心率超过140次/分;呼吸急促,难以连续说话。

图源:健康时报

运动频率如何安排

《世卫组织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建议

对于18-64岁间的成年人:

每周应进行至少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活动或至少75-150分钟的剧烈强度有氧活动。

图源:世界卫生组织

对于5-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一周应平均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的中等到剧烈强度的身体活动,其中至少有3天进行剧烈强度有氧运动以及增强肌肉和骨骼的运动。

图源:世界卫生组织

运动+饮食=效果翻倍!

运动前:

运动前是否需要进食,取决于运动强度和空腹程度。低强度运动且在两餐之间进行时,无需进食,少量喝水即可;高强度运动前首选体积小、热量高、易消化的食物,如巧克力、牛奶、面包等,切记要少量进食。空腹状态下做高强度运动,易发生低血糖症,出现头晕、出冷汗、晕厥等症状。

运动后:

运动时若大量出汗,运动后需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最好采取少量多次喝水的方式,不宜一次大量喝水。

运动后半小时内,可适当摄入蛋白质、糖类、膳食纤维,如水果、鸡蛋等,也可适量食用坚果。

切勿放纵,摄入量要与体能消耗量相适应。

运动和饮食都要适合自己

长期坚持

才能拥有健康好身体和理想身材!

-END-

编辑 | 于方圆

图片 | 健康时报、世界卫生组织

审核 | 刘   丹   袁玲俐   陈亦芳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