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全球患病率约2%-3%,以红斑、银白色鳞屑为主要特征,常伴瘙痒、关节症状及指甲改变,且易并发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和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轻度斑块状银屑病主要通过外用药物治疗,但对于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现有的治疗方案如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光疗或系统用药等疗效有限,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萎缩、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目前,生物制剂治疗已成为中重度银屑病的主要手段。然而,仍存在潜在感染加重风险,停药后易复发等问题。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在蒙医、藏医中常用于治疗皮肤病,尤其近代被广泛应用于银屑病的治疗,但其活性成分及机制尚不清楚。

2025年3月,我院皮肤科李福伦教授、药学研究室朱建勇副教授团队联合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陈剑钰副教授在药理学国际权威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上发表题为“Macrocyclic diterpenoids from Stellera chamaejasme roots alleviated imiquimod-induced psoriasiform inflammation via STAT1/S100A9 signaling pathway” 的原创性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来源于中药瑞香狼毒全新天然大环二萜类成分stellchamain A在银屑病防治中的重要药用价值,为挖掘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新成分,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团队成功从瑞香狼毒中分离、鉴定出10个大环二萜类天然产物,并且利用核磁波谱和圆二色谱技术成功解析了新天然成分stellchamain A的结构及绝对构型,并且利用生信分析结合直接靶点钩钓DARTS,靶点验证SPR,及热转移分析CETSA等技术,明确stellchamain A直接靶向作用于STAT1从而改善免疫微环境,达到治疗银屑病的效果。

 

李福伦教授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夏氏外科疗法第五代传人,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华佗创新团队奖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岐黄学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带头人,按照“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的理念,结合临床实践探索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发现靶向成分,继而开发皮肤外用靶向制剂。研究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华佗创新团队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等18次科技奖励。

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聂依文、博士研究生刘欣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李福伦教授、朱建勇副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陈剑钰副教授共同担任通讯作者。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资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服务号

订阅号

视频号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