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一种专门"盯梢"5岁以下儿童的传染病——手足口病悄然进入高发期!孩子手、足、口冒出的小红疹,可能就是疾病的预警信号。

省流版
🔹手足口病通过接触疱疹液/粪便、飞沫传播、污染物品经口传播。若出现手、足、口、臀出现皮疹,伴发热,需立即就医。
🔹EV-71疫苗对重症保护效果>90%,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尽早接种。通过“随申办”“健康云”APP/小程序或“上海疾控”微信公众号预约,自费自愿接种。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类型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包括柯萨奇病毒(CV)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埃可病毒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等。手足口病主要侵袭5岁以下儿童,典型症状包括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或皮疹,可能伴有发热。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但EV-71型病毒可能引发脑炎、肺水肿,导致重症甚至死亡。


春夏秋都是高发季,这些传播途径要当心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呈现明显季节性高峰:
❗春夏高峰(4—7月) :气温回升、湿度增加,病毒更易传播。
❗秋季高峰(9—10月) :南方地区可能出现第二波小高峰的流行。

手足口病病毒可存在于患者粪便、鼻咽分泌物、疱疹液等体液中,具有较强传染性。其主要传播方式有三种:
1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疱疹液、粪便等分泌物。
2
呼吸道传播:通过飞沫或气溶胶传播。
3
粪-口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经口感染。

接种疫苗可预防重症
接种EV-71疫苗不仅是预防EV-71病毒感染导致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还可预防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他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疱疹性咽峡炎等。现已上市使用的EV-71疫苗均为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其对EV-71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保护效果达90%以上。

需注意的是,EV-71疫苗仅可针对性预防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对EV-71不同基因型和亚型具有交叉保护作用,但无法预防CV-A16等其他型别肠道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

自愿、自费为6月龄至5岁的宝宝接种
由于6月龄宝宝体内的母传抗体开始下降,因此建议≥6月龄的儿童尽早接种EV71疫苗,以更早获得保护。
市民朋友可通过“随申办”或健康云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的“智慧接种”,或“上海疾控”公众号——“服务信息”——“疫苗接种”等方式查询接种门诊信息或预约接种。

亲爱的家长和老师们:
在手足口病高发的季节,我们特别需要关注孩子们的健康。幼儿园、学校等儿童密集的场所更容易传播病毒。如果发现儿童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皮疹时,要尽快就医!
参考文献:
[1]《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版)》编写专家委员会.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J] .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8,36 (5): 257-263.
[2]单鸣凤, 周凯. 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变迁与肠道病毒A71型疫苗接种 [J] . 中华儿科杂志,2020,58 (09): 784-786.
[3]Zhang,X.;Zhang,Y.;Li,H.;Liu,L.Hand-Foot-and-Mouth Disease-Associated Enteroviru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valent HFMD Vaccines. Int. J. Mol. Sci. 2023,24, 169.
[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
资料来源于“上海疾控”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