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5月6日,世界首枚邮票“黑便士”诞生
1840年5月6日,英国政府正式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邮票——“黑便士”。这枚邮票的诞生不仅标志着现代邮政体系的起始,也推动了全球邮政业务的革新与发展。
1840年5月6日首日封(英国邮政博物馆藏品)
“黑便士”邮票的设计与发行
“黑便士”邮票的发行源于英国邮政的一次重大改革。19世纪初期,英国的邮政系统面临着诸多挑战,高昂的邮资使得普通民众难以承受,而邮局在收取邮费上也遇到了诸多困难。
这一困境激发了英国教师罗兰·希尔的思考。1838年,希尔在一次乡间散步中目睹了一位姑娘因无法支付邮费而拒收信件的场景,这促使他向政府提出了实行均一邮资制和预付邮资制度的建议。1839年8月17日,英国议会通过了实行均一邮资制的1便士邮资法和预付邮资制度。随后,希尔亲自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
“黑便士”邮票以其独特的黑色油墨印刷和面值1便士而得名。邮票上印着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年轻时的侧脸,图案上方印有“邮资”字样,下方则是表示面值的“一便士”字样。邮票面积为6平方厘米,不标国名,只有女王的肖像,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邮票由雕刻家希恩兄弟雕刻版模,帕金斯·信有限公司承印。在白色无底纹纸上,对着阳光一照,可以看到每枚邮票的正中有一小皇冠水印,这是其独特的防伪标志之一。
“黑便士”邮票的发行过程也充满了历史意义。原定于1840年元旦发行,但因准备工作未就绪,最终于5月6日正式启用。
邮票防伪技术
“黑便士”邮票的防伪技术虽然相对简单,但在当时却是一次重要的创新。邮票采用黑色雕刻版印刷,无齿孔,这使得每枚邮票在撕取时都能保持相对完整的边缘。此外,邮票上的水印和雕刻图案也是其防伪的重要手段。水印的存在不仅增加了邮票的观赏性,更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伪造。
随着时间的推移,邮票防伪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现代邮票防伪手段更加多样化,包括使用特殊纸张、荧光油墨、微缩文字、齿孔防伪等。然而,“黑便士”邮票作为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其防伪技术的初步探索为后来的邮票发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历史影响与收藏价值
“黑便士”邮票的发行不仅简化了邮政手续,加快了邮件的传递速度,更成为了世界邮政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出现标志着现代邮政体系的诞生,也推动了全球邮政业务的革新与发展。一个多世纪以来,“黑便士”邮票一直是世界藏家垂涎的绝世珍藏,其拍卖价格屡创新高,成为了邮票收藏界的传奇。
如今,“黑便士”邮票已成为邮票收藏领域的顶级珍品。它不仅代表了邮政历史的开端,更是邮票艺术的典范。每一枚“黑便士”邮票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参考来源:新华社、界面新闻、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