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秋乏夏打盹”,在春夏之交的时节,很多人会感到困倦、疲乏、昏昏欲睡,这并非是疾病,而是一种季节变化时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随着气温升高,人体的血管和毛孔扩张,供应皮肤的血液相对稳定地增加,供应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出现困倦、疲乏、嗜睡的现象。

提神解乏的方法很多,可以从科学规律的生活起居、运动和饮食做起。此外,采用茶饮、按摩、精油等方法也可以让困倦退散。

1.作息

规律生活,适当运动

早睡早起,保证睡眠。睡眠时间不宜过长,成年人一般每天8小时,中学生8~9小时,小学生9~10小时。午睡一般以15~30分钟为宜。

同时,要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舒缓型运动对振奋精神有益。学习、工作之余,还应保持适当的体力劳动,以增强心肺功能。

此外,应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饮食

饮食解困,药食同源 

 从“春夏养阳”的角度,应少吃黄瓜、绿豆芽等寒性食品,适当多吃葱、姜、蒜、韭菜等辛温食物,以祛湿、避秽,促进血液循环,兴奋大脑。

蛋白质中的酪氨酸是脑内产生警觉的主要化学成分,可适当多吃鸡肉、动物肝脏、鱼类、瘦肉、蛋黄、牛奶、豆浆等高蛋白质食物。

很多药食同源的中药具有提神、抗疲劳作用,如补益药中的甘草、玉竹、阿胶、龙眼、百合、黄精等,清热药中的枳椇子、罗汉果、马齿苋等,化痰止咳平喘药中的桔梗、昆布,泻下药中的火麻仁,收涩药中的芡实,等等。其中,人参、枸杞子、山药、茯苓、蜂蜜、枣、黄精、肉桂、当归、龙眼肉等较常用于食疗。

3.花茶

春夏饮花,提神解郁

花茶甘凉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有利于促进体内阳气升发,令人神清气爽。

茉莉花茶可提神解郁,还有调节肠胃、美容养颜的作用。将5克茉莉花放入杯中,用90℃左右开水冲泡,随即加盖,以防香气散失,10分钟后饮用。茉莉花茶含多酚类物质,有一定的收敛作用,故便秘者不宜饮。

玫瑰花茶有活血调经、疏肝理气等功效,可帮助消化,减脂瘦身,美容养颜,对消除疲劳、醒脑提神有很好的作用。将6颗玫瑰花放入杯中,冲入温开水,约10分钟后即可饮用。

4.穴位

按摩提神

● 揉太阳穴  

以顺时针旋转太阳穴(位于耳郭前,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揉一周为1拍,约做32拍,可疏风解表、清脑明目、止头痛。

● 按百会穴  

用手掌紧贴百会穴(位于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处)旋转,旋转一周为1拍,共做32拍,可降血压、宁神清脑。

● 揉风池穴  

用双手拇指按揉双侧风池穴(位于斜方肌上部外缘与胸锁乳突肌上端后缘之间凹陷处),顺时针旋转,旋转一周为1拍,共做32拍,可行气活血,醒脑开窍。

● 按合谷穴和劳宫穴  

按虎口部位的合谷穴、手掌心的劳宫穴一两分钟,出现酸麻感即可,有醒神开窍的作用。

按摩完毕后,应感到舒适、放松才为有效。按摩穴位的过程中,如出现头痛、头胀、心慌、胸闷等症状,应暂停或减少按摩次数。

5.精油

善用芳香精油

芳香类药物中的挥发油类成分具有兴奋效应,能提高人体的警觉性,提升情绪,改善或消除精神疲劳状态。

丁香、厚朴、苍术3种中药的挥发油具有显著抗疲劳作用。具有提神醒脑作用的中药挥发油还包括薄荷油、迷迭香挥发油、柠檬挥发油、薰衣草挥发油、石菖蒲挥发油等。

例如,可用薄荷精油按摩头皮:将1~2滴精油滴入手心,双手揉搓后置于鼻前深呼吸,其后用指腹和掌根轻轻按揉头皮。还可以将15滴精油、1勺酒精与50毫升水混合,在需要时喷一下,也可提神。

点击图片,订阅2025年杂志!

图片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