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以“家风铸魂 爱国传心”为主题,《钱均夫传》新书发布座谈会在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举行。该书记录了钱学森父亲钱均夫的一生,再现了其生平事迹、教育事功与教育思想。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本次活动围绕钱氏家风对钱均夫的影响和钱均夫对钱学森的培养,以及钱学森精神展开。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围绕这句流传千年的钱氏家训,钱永刚馆长讲述了钱氏家族的家风传承和钱均夫的“教育救国”理念,并分享钱均夫如何将这种理念贯彻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子女家国担当的故事。

《钱均夫传》将成为传承钱氏家风的火种、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媒介。现场6组家风传承的优秀家庭代表接受赠书。“这不仅是书籍的传递,更是社会精神文化财富的赓续。”受赠家庭代表表示。

在世界读书日和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发布会不仅邀请了8位热爱科学的红巷少年代表接受赠书,还设置了红巷少年“小小科学家”创意展示环节,将科技创新的薪火点燃在更多青年学生心中。

发布会后,各位专家围绕钱氏家族的家风传承、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开展交流座谈座,从钱均夫的人生事迹中挖掘他如何传承钱氏家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与时俱进地传承钱均夫的爱国实践与思想内涵,希望鼓励社会各界传承优秀家风,激发爱国主义实践热情。

 

“今天参观完钱学森故居,这里被保存得非常好。”座谈会中,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梵文、巴利文研究专家钱文忠点出了钱均夫、钱学森父子与小营巷的渊源。

据了解,钱学森故居位于小营巷方谷园2号,建于清末,历经百年,是钱学森杭州岁月的承载地,也是他接受优良家风熏陶、开启科学研究道路的重要坐标。故居室内建筑面积约780平方米,较为完整地展示了钱学森与杭州有关的重要事件以及他的生平事迹。

今年是钱学森归国70周年,也是其父亲钱均夫归国115周年。从“侨一代”钱均夫的教育救国,到“侨二代”钱学森的科技报国,再到新时代侨界青年的归国兴业,华侨与祖国同频共振的赤子之心代代相传。此次新书发布会不仅是对钱氏家风的一次深情回望,更是新时代侨务工作以文聚“侨”、以情暖“侨”的创新实践。

来源:潮新闻

编辑:任佳怡

审核:文珺

终审:张   勇

图片
图片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