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心中,自然博物馆是怎样一处存在?

是孩子们打开自然奥秘之门的趣味课堂,
是成年人领略自然万千魅力的绝佳窗口,

还是一座跨越年龄、连接万物的知识殿堂?

你是否也曾好奇,未来的自然博物馆会以何种姿态惊艳亮相,续写人与自然共生的新篇章?
你是否渴望聆听院士大咖们以智慧之音,解读科学与文明交织碰撞出的前沿火花?
你是否期待与博物馆馆长、教育专家围坐一堂,共同勾勒儿童友好型博物馆的未来蓝图,让知识的种子在童真土壤中生根发芽?
这一切的答案,正待我们一同探寻……
4月18日,“百年传承 共话未来”自然类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研讨会重磅来袭!

活动时间

2025年4月18日

上午 9:30 - 11:45

下午 14:00 - 17:10

活动安排

9:30-10:10 开幕式

 嘉宾致辞

10:10-11:45 主旨报告

主持人:倪闽景

10:10-10:30

工程创新的新范式思考

嘉宾:凌文

10:35-10:55

博物馆与青少年科学教育

嘉宾:褚君浩

11:00-11:20

从克隆到半克隆技术的建立

——兴趣和热爱是打开科学殿堂大门的两把金钥匙

嘉宾:李劲松

11:25-11:45

自然历史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嘉宾:安来顺

14:00-16:15 专题报告

 主持人:胡江

14:00-14:15

打开自然博物馆的想象空间

嘉宾:倪闽景

14:20-14:35

牢记嘱托 推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嘉宾:杜嘉乐

14:40-14:55

自然博物馆在传播科学中传承文明

嘉宾:严洪明

15:00-15:15

新时代下的自然博物馆与生态文明建设

——以天津自然博物馆(北疆博物院)为例

嘉宾:李力

15:20-15:35

扎根北疆 智启未来

——“自然力量”赋能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嘉宾:李陟宇

15:40-15:55

中国恐龙的发现与传播

嘉宾:欧阳辉

16:00-16:15

为什么是《马到成功》?

嘉宾:Rob Sullivan

16:30-17:00 嘉宾对谈

对谈主题:建设儿童友好型博物馆

主持人:秦畅

嘉宾:倪闽景、郑晶、嵇晓华(姬十三)、陈勇、蒋欣夏

研讨会组织

指导单位:中国博物馆协会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支持单位:上海市儿童基金会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

嘉宾介绍

嘉宾

凌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曾任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神华集团总经理;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山东省副省长等职,是我国第一代系统工程博士、博士后,长期致力于应用系统工程理论解决重大工程问题,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国家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国家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主持并直接操盘创立中国氢能联盟并出任第一届理事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金融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博士后。

嘉宾

褚君浩

中国科学院院士、红外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提出了HgCdTe的禁带宽度等关系式,被国际上称为CXT公式。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次、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全国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创新争 先奖章、感动上海年度人物、第十四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杰出人物、第一届上海统一战线岗位建功十大楷模上海市科创教育特别荣誉等荣誉奖励。

嘉宾

李劲松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从事干细胞与胚胎发育相关研究。1993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扬州大学,获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7年在洛克菲勒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8月起任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率领团队建立了小鼠类精子干细胞,证明其能代替精子使卵子受精产生健康小鼠(即“半克隆技术”),实现了小鼠个体水平的遗传筛选;提出并推动基因组标签计划(Genome tagging project, GTP)。研究成果2011年和2012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2年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荣获2023年度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杰出人物奖。

嘉宾

安来顺

上海大学特聘二级教授,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建设研究”首席专家,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130篇。兼任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国际博协亚太地区联盟主席、国际博协研究中心主任、故宫学院客座研究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特邀专家。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嘉宾

倪闽景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民进中央委员,上海市《科学与技术》主编和牛津《自然》教材主编,《上海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副主编。著有《学习的进化》、《自主物理实验》、《兴趣、探究、构建、创新》等科学教育图书。发表《教育多样化是创新人才培育的本质》等教育创新方面文章数十篇。曾荣获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物理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嘉宾

胡江

现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原上海博物馆副馆长,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前中国博协博物馆数字专委会主任委员、国际博协视听与数字专委会中国执委,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信息学卷主编,日本国学院大学历史学博士,二级研究馆员,担任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世博会博物馆副总指挥,研究专长:博物馆信息化与人工智能,智慧教育认知科学等。

嘉宾

杜嘉乐

南通博物苑党支部书记、主任,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江苏省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长三角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南通市近代工业遗产保护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长期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博物馆建设研究,对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博创意产业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为主策划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优秀项目—“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建设发展和提升方案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对策。参与“南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文本”的编制。

嘉宾

严洪明

浙江自然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馆员。兼任第七届浙江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浙江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行业导师。

嘉宾

李力

天津自然博物馆党总支副书记、副馆长(主持工作)。先后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天津艺术职业学院等文化单位担任领导职务。多年来致力于文博事业研究,在文博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与教育等领域积累了多元且深厚的实践经验,以高度的文化使命感践行新时代文博工作者的担当。

嘉宾

李陟宇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文博研究馆员。立足内蒙古自然资源,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与科普教育工作,推动博物馆创新发展。主编出版《你我与哺乳动物的故事》《爱上内蒙古恐龙》《内蒙古常见鸟类手绘图鉴》《自然解码》等科普教育图书;主导制作、出品4D科学电影《壮美内蒙古》,填补自治区内同类型影片空白。曾获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嘉宾

欧阳辉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成都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专注于恐龙化石研究40余年,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曾任自贡恐龙博物馆副馆长、重庆自然博物馆馆长,并兼任重庆科普基地联合会理事长、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荣获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杨钟健科学传播奖等多项荣誉,且为多个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奖项目的策展人。

嘉宾

Rob Sullivan

罗布·沙利文

英国纪录片导演与制片人,专注于人与动物关系题材,拥有超过20年国际制作经验。代表作包括《掠食猎战》(The Hunt)、《非洲巨兽》(Africa’s Giant Killers)、《与布鲁斯·帕里游亚马逊》(Bruce Parry’s Amazon)等。曾获BAFTA、杰克逊自然影展、RTS West最佳导演等多项国际奖项。长期担任BBC自然历史部(NHU)核心主创,擅长构建具电影感与情感深度的自然影像叙事。

嘉宾

秦畅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节目主持人,主持中国首批新闻名专栏,上海市优秀媒体品牌节目《市民与社会》25年。获得全国新闻界最高奖项:全国第八届长江韬奋奖(长江奖),全国广播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中国新闻作品一等奖。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广电总局影视与网络行业领军人才。上海市人大社会委委员,第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曾当选全国女职工建岗立业标兵,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上海市第十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受聘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市委党校兼职教授。

嘉宾

郑晶

现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研究馆员,江苏省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国家社科基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专项首席专家、江苏省紫金文化英才、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高职类产业教授、首届“中国博物馆协会年度青年人物”。担任大运河博物馆联盟秘书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学、博物馆社会教育。已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20余篇。

嘉宾

嵇晓华(姬十三)

果壳 CEO,未来光锥基金创始合伙人。九三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青年企业家委员会执行委员,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长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传播,2008 年获上海大众科学奖, 2010年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2019年获北京首批科学传播正高级职称(研究馆员),2021年获得首届“赛先生”科学和医学公共传播奖,2024 年福布斯中国文化影响力人物。

嘉宾

陈勇

上海市儿童基金会副理事长,校外宝教育集团创始人。长期致力于推动青少年公益事业和青少儿综合素养培养,发起组织多项儿童友好公益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儿童在科学教育、艺术素养等方面的创新成长;关爱特殊群体,聚焦上海特殊儿童的成长空间;倡导了K2K(Kids to kids)孩子关注孩子、孩子影响孩子、孩子帮助孩子的公益理念,为病床上的儿童带去物质的帮助和精神的关怀。坚持以“守护儿童健康、关爱儿童成长、助飞儿童梦想”为目标,推动青少年在校外教育及家校社协同的公益事业发展。

嘉宾

蒋欣夏

上海市浦东新区海桐小学五年级学生,上海自然博物馆首期“未来馆长说”未来馆长获得者,浦东花木街道“儿童议事会”成员。兴趣爱好广泛,已经通过上音钢琴十级考试,获得过浦东“双创少年说”主题演讲活动二等奖。在科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善于从身边发现问题并深入思考,努力通过科学的方法去探索答案,获得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22-2024连续三年获得上海市“雏鹰杯”红领巾科创达人挑战赛一等奖等奖项。

直播入口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直播:

上海自然博物馆微信视频号
上海自然博物馆B站
上海自然博物馆抖音
(请打开抖音app扫描二维码)
编辑 | 一星期

图片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