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机构是为老年人提供养护、康复等综合性服务的场所。此类机构具有人员密集、服务对象高龄化且普遍存在自理能力弱、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等特点,加之老年人行动迟缓避险能力差,一旦发生火灾易造成人员伤亡。
火灾案例
案例一
2024年7月9日,辽宁铁岭市一养老公寓发生火灾。事故造成2名失能老人死亡,过火面积15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9.95万元。起火原因为养老公寓一护理床下方,延长线插座短路,引燃地面存放的护理垫等可燃物起火。

案例二
2024年4月4日凌晨,广东东莞市一护理院(公助民办养老院)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20平方米,导致4名老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51.13万元。起火原因一老人使用打火机引燃床上可燃物;消防控制室无人值守,喷淋系统失效导致火势蔓延。

案例三
2022年1月8日0时27分许,湖南省衡阳市一家医养中心发生火灾,造成6人死亡、8人受伤,过火面积约3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约779.5万元。经调查认定,起火原因为来雁医院三楼7号房间吊顶内电气线路故障引燃绝缘层、木龙骨等可燃物,造成火灾。

养老院部分老人缺乏足够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部分从业人员也对火灾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逃生知识缺乏,一旦发生火灾,易形成混乱的局面。

老年人行动迟缓、体力有限,加上大多身体状况不佳,甚至无法自主行动,对环境的感知较弱,难以发现火灾和及时逃生,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出现伤亡。

部分养老院由于老人人数较多,社会公共养老服务跟不上,养老机构为了增加床位,搭建临时用房、员工宿舍,由此带来了极大的消防隐患。

部分养老机构因维护不到位,存在电线未穿管保护、电线老化、线路损坏、私拉乱接电线等问题,极易导致线路短路、过载从而引发火灾。

养老院发生火灾本就难以逃生,加之消防通道杂物堵塞,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影响火灾疏散逃生和消防救援。

部分养老院的消防器材及设施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配置,加上维护保养不到位,存在灭火器数量不够、压力不足,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设置不规范等现象。

审核:刘峰 责任编辑:朱晓庆 编辑:陈劲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