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查表中,一杯奶茶甚至一粒糖果都会被仔细记录。


门诊上,小丹有些沮丧,为了要个孩子,她和丈夫已经尝试过两次试管婴儿,却均告失败,排除了一系列因素后,“医生考虑,我太胖了,卵子质量不行,导致精卵无法结合。”
肥胖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关系到每个女性当妈妈的权利。研究显示,BMI(身体质量指数)≥28的女性无排卵性不孕风险是正常体重女性的2.7倍。肥胖女性的卵子质量下降,其卵泡液中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升高,线粒体功能受损,直接影响卵母细胞的成熟与受精能力,造成不孕。
生殖免疫科医生给小丹“下命令”:体重必须减到70公斤以下。尝试节食与运动后,她的体重顺利从85公斤减到76公斤,可进入瓶颈期,无论再怎么努力,体重都再难以下降。
“别担心,我们一起想办法。”减重MDT门诊上,一妇婴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谭晶宽慰道。在医生看来,每一种肥胖背后都有“隐形逻辑”,比如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药物影响等,当然占比最高的还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及缺乏足够的运动。
谭晶带着小丹一起回顾往日膳食,在调查表中,一杯奶茶甚至一粒糖果都会被仔细记录。“有的人爱吃零食,有的人碳水摄入多,还有人基础代谢低,就是我们常说的,‘喝水都能胖’。”当“管住嘴、迈开腿”已经做到极致,此时就需要医疗辅助手段来加把力。
可对于用药这件事,众人的态度却截然相反——有些人怕减肥药物的副作用不愿尝试,有些人冲进诊室只为寻求“躺瘦”之法。此时,中医的力量显现而出。
“中医讲究‘形神兼备',通过体质辨识,针对每个人不同证型,剖析肥胖根源,制定个性化调理方案。”一妇婴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吴胜男告诉记者,中医外治减重方法包括针刺、穴位埋线、耳穴压丸、艾灸等。“可要想瘦,关键还是要坚持。比如穴位埋线需每两周进行一次,若不能持之以恒,效果同样难以显现。”
在诊室蹲点的半天,记者观察到,一妇婴的减重MDT门诊带着鲜明的妇产专科特色,来寻求帮助的大多是备孕期、哺乳期以及产后女性。
“很多女性对自己要求很高。”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陈淼鑫记得,有位二胎妈妈BMI刚达24,便迫不及待来减重,“困扰她最多的还是肚子上的赘肉。”
在医生看来,欧美国家人群虽然体脂率很高,但脂肪大多分布在外周皮下,但亚洲人群的脂肪分布却倾向于内脏周围,即中心性肥胖,更易导致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
减重不仅关乎个人外貌和健康,对能孕育新生命的女性而言,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肥胖还会对其子代的长期健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研究发现,肥胖女性子代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成年后肥胖风险增加40%。
“肥胖不仅会让准妈妈们患妊娠糖尿病、流产、早产的风险升高,还可能让胎儿还没出生便背上‘代谢债’,形成恶性循环。”陈淼鑫直言,《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6岁到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经达到19%。“要管好孩子的体重,或许可以提前到备孕阶段。”
医生同时呼吁,减重绝非女性一个人的事,男性要积极参与其中。对于备孕夫妻而言,肥胖可通过多种机制干预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肥胖不仅是男性生殖力的“沉默杀手”,同样也会将肥胖和相关疾病遗传给下一代。
“减重应当是一个家庭的共同责任。”在一妇婴生殖内分泌科医生孙航看来,理想的减重管理模式应当是家庭化的,调动每一位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减重不仅是个人的挑战,更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任务。”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文汇报 李晨琰
生殖内分泌科


擅长方向:妇产科营养,尤其是备孕期、妊娠期和产后康复的营养评价、饮食指导和体重管理,包括超重、肥胖和妊娠期糖尿病的营养指导和营养治疗。
中医结合科

擅长方向:良性/恶性肿瘤、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
东院:周一上午、周三全天、周四全天
西院:周二全天、周六上午
扫描二维码
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