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细胞中,肠癌细胞转移路径多为“康庄大道”,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肝脏、肺部、骨骼和淋巴结等。当肠癌发生肝转移时,患者能否躲过“生死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癌肝转移多学科诊疗(MDT)团队给出答案:结直肠癌肝转移精准治疗后,虽“道阻且长”,但依旧可获得“勃勃生机”

面对晚期肿瘤与复杂转移,如何尽可能达到肿瘤根治,帮助患者延长生命,甚至回归正常生活?51岁的某女士来到中山医院结直肠癌肝转移多学科诊疗团队求诊。该团队由结直肠外科许剑民教授领衔,包括结直肠外科、肝胆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射科、放疗科、消化科等多个科室,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量身定制”精准治疗方案。

许剑民教授介绍:“该患者原发结直肠肝曲癌,合并肝多发转移灶约有9处,部分病灶紧邻重要血管,初始不可切除。我们通过多学科讨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将肿瘤缩小为可切除后,再进行手术切除,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面对病情复杂肿瘤负荷大耐药挑战“三大难关”,在MDT团队协作下,一套“攻坚”治疗方案终于“破局”

患者接受系统的转化治疗后,团队评估肿瘤明显退缩肝病灶也处于可切除状态

接着,许剑民教授联合肝胆肿瘤外科专家团队,为患者分阶段实施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及特殊肝段切除。术中,在超声精准定位下,分布于肝左右叶的多枚转移灶被逐一清除。之后,团队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术后治疗随访计划

术后1年,患者复查发现肝转移灶复发,MDT团队再次为其提供最佳治疗方案,在排除手术禁忌后为患者实施“肝右前叶切除+胆囊切除术”

在经历2次重大手术且完成巩固治疗后,该患者至今仍处于无疾病状态,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这是一场步步为营的多学科攻坚战,也是一场永不放弃、医患共同奔赴的生命接力。”许剑民教授称。

这一案例彰显中山医院结直肠多学科协作个体化精准治疗的价值,也为类似患者提供宝贵经验。中山医院结直肠MDT团队经过多年探索,针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提出针对不同基因状态的转化治疗方案,显著提高患者的转化切除率,相关成果已列入国内外各大肠癌诊疗指南

摘自:上海大众卫生报

点击“阅读原文”   警惕,体检单上的"钙化"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灯"?!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