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食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今天的人们对寒食节较为陌生,但在古代,寒食节非常重要,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关于寒食节的由来众说纷纭,但主流的观点认为,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唐朝时期,寒食节还是全国性的“法定节假日”,韩翃这首《寒食》所描写的,就是寒食节这天的节日盛景。

图片由AI生成
全诗以白描手法写实,形象地描绘了暮春时节的风光和皇宫内的寒食风俗。前两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绘白昼之景:长安城春意浓郁,柳絮纷飞、落红无数,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御花园的柳枝。后两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描绘夜晚景象:夜幕降临,民间不许点灯因此黑漆漆一片,但宫中却正忙着传送蜡烛,皇帝的恩泽也随着袅袅轻烟进入王侯贵戚的家中。
这首诗文字上的美感,吸引了统治者的目光;字里行间的对比关系,又辛辣地讽刺了统治者。一正一反,双重解读,让这首诗成为不朽之作。



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相较于寒食节而言,今天的人们对于清明节更为熟悉。清明,最初是我国古代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是每年的农历三月一日前后,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寒食节与清明节时间相近,寒食节后一二日便是清明节。
会昌二年(842),杜牧外放为黄州刺史,两年后迁池州刺史,外放无异于贬谪,这个一向自视甚高的才子从此仕途无光。在池州任职期间,杜牧曾经过金陵杏花村饮酒,并写下了《清明》。

图片由AI生成
这首小诗常用于儿童启蒙,内容通俗易懂,所描写的景象选取了清明时节的典型特点,生动有趣,妙韵天成。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交代了环境与气氛。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点出了人物的活动和状态。前两句交代了情景,也带出了问题。“欲断魂”怎么办呢?不如找个酒馆小酌两杯,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让烧热的酒带来一丝暖意,消解一下心头的愁绪。于是,有了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里有答案——“牧童遥指杏花村”。在不远不近的地方,杏花枝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正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稍作停留;更妙的是,诗在此处戛然而止,诗人是否前往,是否喝到酒,愁绪是否还在……一切均在篇幅之外,完全交给读者自己去想象与领会,余韵邈然,回味无穷。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摘选自:《诗词里的中国·唐诗2》
作者:有书 编著
索书号:I207.2/4250-2#2
ISBN:978-7-5455-7247-6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嘉定区图书馆2025年清明节开放安排
关于恢复收取外借文献逾期费的公告
嘉定区图书馆、文化馆停车场正式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