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轻软,拂过枝头新绿,
将一页页春日的诗篇悄然翻开。纸鸢乘着暖风,在湛蓝的天际划出优美的弧线,仿佛将春天的讯息,从云端传递到人间。

窗棂间,
剪纸的影子在阳光下摇曳,细腻的纹路间,藏着春花的绽放与鸟鸣的欢愉。
纸鸢是春风中的舞者,它以纸为翼,承载着人们对天空的向往与自由的渴望。剪纸是春光里的诗人,它以纸为媒,剪出春日的繁花似锦与吉祥如意。纸鸢与剪纸这两项与“纸”息息相关的传统技艺在春日里相遇,以轻盈的姿态,将千年的文化底蕴与春天的生机编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

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让我们一同走进叹为观“纸”的世界,感受纸鸢与剪纸在春风中的交融,聆听它们在春光里的低语,品味千年技艺与春日美景的完美邂逅。

纸鸢,其起源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相传,墨子以木制鸟,经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便是最早的“木鸢”。而后,鲁班以竹为材,改进技艺,使其飞得更远更久。至汉代,蔡伦改进造纸术,轻薄的纸张逐渐取代了沉重的竹木,纸鸢应运而生,成为人们与天空对话的媒介。

清 焦秉贞《百子团圆图册》
唐宋时期,纸鸢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春日里,无论是宫廷贵族还是市井百姓,皆以放纸鸢为乐。
诗人高鼎曾写道:“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纸鸢不仅是春日的娱乐,更承载着人们对自由的向往与对自然的敬畏。明清时期,纸鸢的技艺愈发精湛,造型从简单的鸟类扩展到人物、虫鱼、器物,为春日增添了一抹动人的色彩。

纸制龙形风筝,清晚期,长13m,宽2.7m 故宫博物院藏

古版年画中放飞纸鸢的情景
我国现代的风筝大致可分为三大产地,北京、天津、山东潍坊三个地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沙燕风筝。沙燕风筝以独特的燕子造型而闻名,其头部是燕子头部的平面变形,双眉上挑,两眼炯炯有神,还有一对尖利的剪刀尾巴,整体造型就是一只展翅而飞的燕子。

沙燕风筝的对称美
中国传统造物观讲究对称与均衡的美感,这在沙燕风筝上就有着完美的体现。沙燕风筝的骨架结构和构图设计上体现了和谐美,左右对称的结构与设计,给人一种中正平和的感觉。沙燕风筝左右两翅,绘有相同的主题图案,在布局上构成了“对称均衡”。周围的装饰纹样同样讲究左右“对称均衡”,呈现出整齐、严谨的装饰效果。同时,主次分明的构图设计形成视觉中心,周围伴随着小的主题元素的对比与映衬,突出主体,并形成和谐完整的画面。

风筝的色彩韵味
色彩上,沙燕风筝主要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五方正色。主体多采用高饱和大色块平涂的方式填涂主体物和轮廓装饰花纹,突出沙燕风筝的形象。沙燕风筝色彩上多用夸张的设色手法,在大面积颜色中,还穿插小面积颜色和点、线的颜色,一方面可以丰富色彩,使风筝的色彩更有层次感,削减大面积设色的单调感;另一方面,对主体物起到对比烘托的作用。

在上海杨浦,风筝技艺也十分丰富。近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了第七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名单,杨浦“风筝制作与放飞技艺”传承人陆诚祥入选。
自陆诚祥七八岁时,看到哥哥制作风筝的有趣过程,便被这项古老而神奇的手艺深深吸引。在漫长的岁月里,陆诚祥遍访名师,汲取传统精华,融入时代创新,创立了“祥龙风筝工作室”,探索风筝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他收集了大量与风筝制作有关的书籍,日夜研习,不断精进,并自创了“祥龙”“盘鹰”“夜光”等海派特色的品牌风筝。他的“祥龙风筝”不仅在国内比赛中屡获殊荣,还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翱翔天际,收获国际赞誉。

杨浦区新江湾城社区文化中心里展示的风筝
如今,风筝已从传统的民间技艺演变为一项世界性的艺术。每年春日,各地的风筝节上,形态各异的纸鸢在蓝天中竞相飞舞,仿佛在诉说着千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木鸢到纸翼,纸鸢的演变不仅是一部技艺的发展史,更是一段人类与自然、与天空对话的浪漫史诗。

潍坊风筝节的多样风筝





剪纸艺术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人们用薄金、皮革等材料进行雕刻。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和普及,纸张成为剪纸的主要材料,使剪纸逐渐成为民间流行的艺术形式。

新疆出土的对马团花剪纸
“镂金作胜传荆俗,剪采为人起晋风。”剪纸艺术传承几千年,与岁时节令和民间习俗密不可分,代代相传,延续至今,显示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恢弘气度和深邃底蕴。
从艺术角度来看,剪纸是一种“减法”艺术。剪纸艺人以纸为底,通过一刀一剪,将复杂的构思以简练的线条和镂空的形式呈现。每一幅剪纸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家的匠心独具,也传递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韵味,如山西的“窗花”、陕西的“剪影”和河北蔚县的“彩色剪纸”等,构成了中国剪纸的多样性和独特美感。

民国剪纸
上海剪纸出现于20世纪初,当时多用作门笺、鞋花和绣花样。在近百年的历史演变中,上海剪纸在造型和手法表现上,吸收了北方剪纸粗犷朴实、线条奔放的特点,又糅合了南方剪纸纤细秀丽、线条流畅的特色,形成了构图丰满、线条简练、形态生动的海派剪纸艺术风格。如今,剪纸与更多形式结合,还融入现代设计、文创产品和艺术展览,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生活美学创意。

2025年1月1日,上海千古情景区,游客观看非遗剪纸服装秀
中国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美和文化内涵,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记忆。作为春节非遗的代表,它既是民俗传统的延续,也在不断创新中焕发活力。在全球化的今天,剪纸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符号,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艺术魅力的重要桥梁。

日常的忙碌,常常让我们忘记了风是如何轻轻拂过脸庞,云是如何在天空中悠然散开,草叶是如何在阳光下轻轻摆动。
这个清明,不妨放慢脚步,走进自然,感受春风的温柔与天空的辽阔。在杨浦的绿地与江畔,与云共舞,与草叶同频,重拾那些被忽略的美好瞬间。

共青森林公园

杨浦滨江

黄兴公园


书名:
《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传统工艺卷》
作者:
杨素梅
索书号:
K203/4954-4

书名:
《纸艺》
作者:
王绍强
索书号:
J528.2/1121

【春风入画】
风筝摄影征集活动来啦!
您有多久没有抬头看云卷云舒?这个春天,我们邀请您用镜头捕捉风筝与天空的浪漫邂逅!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4月10日
参与方式:直接在本文末留言区晒出您拍摄的风筝美照:可以是翱翔蓝天的风筝特写,也可以是家人放风筝的温馨瞬间,更欢迎创意构图的风筝摄影作品。
点赞数最高的3位参与者将获得精美纸艺礼品一份!
重要提示:获奖的小伙伴,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活动结束后通过公众号留言区私信您,请务必留意您的微信消息并在规定期限内现场领取,以免错过这份惊喜!
让我们用镜头定格春日的诗意,记录风筝舞动的美好瞬间。这个春天,期待在评论区遇见您眼中最美的天空画卷。

文中部分文字与图片源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
公众号ID:ypqlib
长按识别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