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专家:彭国球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很多减重人士有这样的经历:刚开始减重时,掉秤速度可观,到了后期,即使坚持清淡饮食和运动,体重却不怎么变了,这可能就是进入“减重的平台期”了。
平台期像一道无形的墙,让人沮丧又困惑。那么,为什么会有平台期?我们该如何突破平台期?度过平台期后又该如何继续减重?
什么是平台期?
平台期是指体重、体脂率等指标连续1-3周停滞,即使保持原有饮食和运动习惯,也不再继续下降的状态,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科学研究表明,约90%的减肥者在体重下降5%-10%后会遭遇平台期,持续时间因人而异,短则2周,长可达数月。从生理机制来看,平台期的本质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性适应”,当热量缺口长期存在时,机体会通过降低基础代谢、提高食物吸收效率等方式,重新达到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状态。
此外,身体还会发出其他预警信号,如疲劳感加剧、对高糖高脂食物的强烈渴望,以及运动时的力量减弱或耐力下降,这些均提示当前减肥策略需及时调整。
为什么会有平台期?
平台期的本质是一场“身体与意志的博弈”,它的成因复杂,涉及多因素:
代谢适应与激素失衡
随着体重的减轻,身体所需的能量(即基础代谢率)也会减少,而长期热量缺口也会触发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此时,为降低能耗,身体会优先分解耗能较高的肌肉组织供能。研究表明,每流失1公斤肌肉,基础代谢率(BMR)日均下降约13大卡,长期积累会显著削弱热量消耗能力。并且,过度限制热量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多样性,影响短链脂肪酸等代谢产物的生成,间接降低能量代谢效率。
如何计算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的计算公式有多种,健康机体的基础代谢最经典的计算公式是Harris-Benedict公式:
男性(kcal/d) = 66 + 13.7×体重(kg) + 5.0×身高(cm) - 6.8×年龄(y)
女性(kcal/d) = 655 + 9.6×体重(kg) + 1.85×身高(cm)- 4.7×年龄(y)
极端节食与单一饮食
不少人为快速瘦身,选择无碳水或低碳水饮食结构,但是长期的低碳水饮食可能抑制甲状腺激素(T3/T4)分泌,使基础代谢率下降10%-15%;过度低脂饮食也会可能导致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D的缺乏,进一步影响代谢。
此外,也有人选择吃得“极度干净”,也就是单一饮食结构,如只吃蔬菜+蛋白,会导致食物热效应减少,削弱整体热量赤字。
食物热效应
Thermic Effect of Food, TEF
是指进食后身体为消化、吸收和代谢食物所消耗的额外热量,通常占每日总热量消耗的5%-10%。不同食物的TEF差异:蛋白质食物(约20%-30%),碳水化合物次之(5%-10%),脂肪最低(0%-3%)。长期单一饮食,缺乏脂肪和其他营养素,会导致TEF下降。当TEF减少时,总热量消耗降低,即使热量摄入不变,热量赤字也会减少,从而减缓减重速度。
热量赤字
Calorie Deficit是指每日消耗的热量总和超过摄入的热量,即:热量赤字 = 总热量消耗 - 热量摄入。热量赤字越大,减重速度越快,但过大可能导致肌肉流失、代谢下降等副作用。并且,长期热量赤字可能导致代谢适应,使减重速度变慢或停滞,从而进入体重平台期。
心理压力、睡眠压力以及储水压力
慢性压力使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促进内脏脂肪堆积(效率比皮下脂肪高30%-40%),同时抑制脂肪分解;睡眠不足6小时者,次日基础代谢降低5%-10%,且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增加40%-60%;高盐饮食每多摄入1克钠,可能潴留30-50毫升水分;女性黄体期因孕酮升高,水分潴留可增加1-2公斤体重,掩盖真实减脂效果。这些都会将我们带入减重平台期。
如何突破平台期?
平台期是身体的适应性保护机制,可以从调整饮食、运动等方面来打破平衡:
调整饮食
随着体重减轻,你的卡路里需求会下降,因此可能需要减少每日的卡路里摄入量,以继续减重。此外,可以尝试增加蛋白质摄入,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增加蔬菜和纤维的摄入,帮助提高饱腹感和促进代谢。
也可以选择每10-14天安排一顿高热量高碳水餐(如火锅、甜品),刺激瘦素分泌,但避免暴饮暴食。
改变运动方式
可以尝试提高强度或增加运动时间,并且增加力量训练,这可以帮助我们保留和增加肌肉质量,从而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于突破平台期。我们也可以尝试新的运动形式,如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可以让身体在不同的刺激下消耗更多能量。
保持优质睡眠
保证7-9小时睡眠,睡前1小时停止进食+调暗灯光,稳定瘦素和饥饿素水平。每日10分钟冥想/深呼吸练习,降低皮质醇水平,避免压力性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