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已皓

审核|黄坚

编辑|赵经远

梦幻的极光(图片来源于wikipedia)

千百年来,极光以其红配绿的梦幻色彩征服了无数仰望星空的眼睛。平日里被嫌弃的“红配绿”配色,在大自然的调色板上却美得无与伦比。

这样绝美的景象是如何形成的呢?答案来自于太阳活动。太阳有时会喷出高速移动的太阳风,地球的磁场好比围栏,会将大部分汹涌而来的太阳风粒子挡开。不过在地球的南北磁极地区,地球磁场留下了两条通道,来自太阳的高速带电粒子由此俯冲进大气层,与大气里的原子和分子相撞。这样的碰撞使得分子和原子被激发,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多余的能量,从而向我们展示了梦幻的极光。

极光形成原理(图片来源于NASA)

由于太阳风粒子撞上不同的大气分子,会产生不同颜色的光带,因此极光具有绚丽的美妙色彩。

当太阳活动强烈的时候,高速粒子撞击高空稀薄的大气,氧原子被激发,就会释放波长约630 纳米的红光。因为氧原子只有在稀薄的高空才能被激发出红光,因此这种红色的极光常在极光的最高处出现;而在高度稍低的区域,空气较密,氧原子会在波长约557.7纳米处发出绿光。绿色是最常见的极光颜色,而且人眼对绿色特别敏感,因此绿色极光看起来格外显眼。

激发态氧原子会形成红色和绿色的极光(图片来源于Alienyrox)

低空大气的氮分子则负责极光中的蓝紫色调。当太阳活动强烈的时候,太阳风粒子有可能会深入较低的大气层,并与这里的氮分子或其电离形式相遇,氮分子被激发,随后迅速放出蓝光或紫光。我们有时会在极光的下部边缘看到一圈泛着紫蓝的光晕,但这种颜色的极光常常会被漆黑的夜幕和光污染遮蔽,因此并不容易被注意到。

电离氮分子会形成紫色和蓝色的极光(图片来源于Alienyrox)

极光并非随机出现在天空中,而是围绕地磁北极和南极形成一个椭圆形光带,仿佛给地球戴上了两个发光的花环。这个被称为“极光椭圆”的光带通常位于高纬度地区上空,只有当太阳活动异常强烈时,才有可能扩张到中低纬度。当你身处高纬度的极光带下方时,仰头即可见到头顶上舞动的绿色帷幕,其边缘可能会映衬着紫色和红色的极光。然而,随着观测者地理位置的变化,看到的极光颜色也会不同。想象在剧院看演出:坐在舞台下方的观众能看到演员五彩缤纷的服饰细节;而坐在远处看台的人可能只能瞧见演员头顶的一抹亮光。同理,当我们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远远望向北方(或在南半球中纬度地区望向南方)天际时,往往只能看到极光的上部边缘,它们位于地平线附近,隐隐泛着红光。这是因为红色极光来自大气的最高层,它的可观测范围往往更加广泛,因此在条件合适的时候可以被较低纬度地区的人看到。而此时绿色和紫色部分因为高度更低,要么被地平线遮挡,要么距离太远而难以辨认。

南纬33度(左)和南纬43度(右)的极光(摄影:周已皓)

极光以其独特的魅力,激发着人们不断探索宇宙奥秘的好奇心。它点亮夜空的同时,也为我们追寻科学真理提供了持久的启示与动力。

参考资料

[1]黄亚芳.极光是怎样形成的?[J].天文爱好者,2015(2):48-50.

[2]破解地球极光之谜[J].天文爱好者,2006(10):28-28.

[3]温学诗.地上天上看极光[J].航天,1999(6):24-26.

[4]千影.来自太阳的极光“制造者”[J].我们爱科学,2024(20):8-11.

[5]张邦维.壮观迷人的极光[J].科学之友,2011(7):30-31.

[6]张邦维.极光的种类[J].科学之友,2011(7):31-31.

有关极光的更多疑问,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小星会为你一一解答哦~

关注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科普中国“星明天文台”、小红书“星明天文”,和小星一起踏遍星辰,收获浪漫吧~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