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迟早会换,有蛀牙需要补吗?

孩子抗拒刷牙,怎么办?

孩子从几岁开始看牙医?

作为家长,您可能也为这些问题困扰过。湖南光琇健康管理中心口腔门诊带您了解儿童口腔护理的要点,通过科学防护,共同帮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的小白牙。

守护乳牙的重要性

许多家长误以为“乳牙不重要”,但乳牙是恒牙的“地基”,乳牙蛀坏可能损伤下方恒牙胚,导致恒牙畸形或缺失。

乳牙的损坏,很可能导致孩子咀嚼功能变差,影响颌骨发育,进而产生“地包天”、“龅牙”等问题。此外,前牙缺失影响正常发音,牙齿发黑蛀坏还会让孩子丧失自信的露齿笑。

家长们在娃的不同年龄段要做到:

出牙前:用纱布蘸温水轻擦牙龈和舌苔,减少奶渍残留; 第一颗乳牙萌出:使用儿童专用软毛牙刷,每天早晚刷牙; 3岁前:清水刷牙即可; 3岁后:使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

防蛀牙“三部曲”

1.刷牙

0-3岁:家长采用“膝对膝”姿势(孩子平躺,头枕在家长腿上),用指套牙刷或小头牙刷,打圈清洁每颗牙; 3-6岁:教会孩子“圆弧刷牙法”(在牙面上画圈),家长还需每天协助补刷一次,尤其是后牙。

2.饮食

蛋糕、果汁等甜食尽量在正餐后吃,避免零食时间反复吃; 1岁后停止奶睡,避免“奶瓶龋”(奶粉中的乳糖会腐蚀牙齿); 苹果、胡萝卜等需要咀嚼的食物能清洁牙齿,刺激颌骨发育。

3.定期涂氟+窝沟封闭

涂氟:给牙齿穿上“防蛀雨衣”,建议3-6个月一次(牙医根据孩子龋齿风险判断)。 窝沟封闭:给窝沟涂上保护层,尤其适合6岁萌出的“六龄齿”(终身不换却最易蛀坏)。

第一次看牙医的时间

最佳时间: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或1周岁前

早期检查能帮助家长:

学习正确喂养和清洁方法; 发现舌系带过短、咬合异常等问题; 让孩子从小熟悉牙科环境,把检查当成游戏。

检查频率:

低风险(无蛀牙、饮食作息规律):每6个月一次; 高风险(已有多颗蛀牙、爱吃甜食):每3个月一次。

这些信号提示孩子需要看牙医:

牙齿表面有白垩色斑点(早期脱矿,蛀牙前兆) 牙龈红肿、出血(可能牙龈炎) 拒绝咀嚼硬物、总用一侧吃饭(可能有蛀牙或咬合问题) 睡觉张口呼吸、打鼾(可能腺样体肥大导致牙齿前突)

实用小贴士

1.心理建设:看牙前避免说“别怕”、“不疼”等暗示性词汇,可以说“让牙医叔叔/阿姨数数你有几颗小宝石”;

2.绘本引导:通过《牙齿大街的新鲜事》、《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等绘本,让孩子对看牙产生兴趣;

3.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刷牙,比赛谁的泡泡更多、更白,让孩子模仿大人的护牙习惯。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光琇医院 口腔门诊 易婷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