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天文名词#高平子(1888年12月23日—1970年3月23日)是我国天文学家,原名高均,字君平,别号在园,因仰慕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字平子)而自号平子,江苏金山(今上海金山)人,他是我国现代天文学的奠基者。1912年高平子从震旦学院毕业,随后进入佘山天文台,专注于太阳黑子、双星、星团、彗星、小行星等天体的观测。1914年后在震旦学院教授天文学。1924年高平子参与接管青岛观象台,这是我国首个由中国人管理的天文机构,他担任青岛观象台天文磁力科科长,在此开创了中国现代太阳黑子观测和时间服务工作。1926年,他参与首届万国经度测量,为中国取得第一批近代经度值。1928年高平子成为中国天文学会秘书长、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研究员,并于次年担任代理所长,参与了紫金山天文台的筹建工作。1935年,他代表中国天文学会出席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五届大会,推动中国成为该组织正式会员。高平子在历法和天文学史等领域也颇有建树,曾主持编算《国民历》和《天文年历》,并出版《史日长编》《圭表测景论》《周髀北极璇玑考》等著作。为纪念他在天文学领域的卓越贡献,月球正面的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图为现代美术家梁丹美绘制的高平子像。图像来源:中国文化大学华冈博物馆。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