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虫科普 · 韭菜韭蛆】

韭菜****园常发生韭蛆,如何防治?

菜农反映:韭菜园常发生韭蛆,为害韭菜叶鞘,钻入嫩茎向下取食鳞茎,胁迫韭株正常生长发育,一般地块减产15%左右,重的达35%以上,严重影响菜农的经济收入。那么,如何防治韭蛆呢?

三江平原科普工作室(简称“三平科工”)科研人员介绍,韭菜韭蛆是一种双翅目眼蕈蚊科昆虫,其成虫称之为迟眼蕈蚊,又名黄脚蕈蚊。除了危害露地和棚室韭菜外,也可危害大蒜、大葱、洋葱、小葱、香葱等百合科蔬菜,偶尔还危害十字花科、伞形花科和葫芦科蔬菜及食用菌。该虫以幼虫为害鳞茎、根茎和幼根,影响韭菜发育,造成韭株根茎腐烂而死。

三平科工科研人员表示,在选用抗虫品种、松土晾晒韭根、灌溉淹杀幼虫、撒草木灰抑虫、追肥增强韭株抗虫能力的基础上,使用高效能的杀虫剂进行喷雾、灌根是当前控制韭蛆应用最有效的方法。为确保韭菜韭蛆的防控,现将综合防治技术分享如下:

1.物理防治 于成虫羽化初始期,在韭菜园设置昆虫性信息素、糖醋液、黄色粘虫板、紫光诱虫灯等诱杀成虫,减少落卵量,控制其为害。

2.生物防治 栽培有机韭菜的,在韭蛆低龄幼虫发生初期,每亩交替选用0.5%苦参碱水剂1000—2000毫升,或0.3%苦皮藤素水乳剂90—100克毫升进行灌根处理,注意使用苦皮藤素不可与碱性物质混用;使用苦参碱不宜与化学农药混用,如果韭菜地用过化学农药的,5天后再使用苦参碱。

3.化学防治 于韭蛆发生初期或韭菜零星倒伏时,每亩交替选用40%灭蝇·噻虫胺悬浮剂60—80毫升,或20%氟啶脲·噻虫胺悬浮剂100—120毫升,25%虫螨腈·噻虫胺悬浮剂200—400毫升,兑水300—600公斤,进行灌根处理或根部喷淋。也可在4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或韭菜迟眼蕈蚊羽化盛期,每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20毫升均匀喷雾。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上述农药时,遇有大风天或预计1小时内降雨勿施药。

菜农朋友们,也可搜索三平科工科研人员撰写的《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的韭菜使用农药产品登记情况综述》一文,了解更多韭菜用药知识(如图)。

关注作物病虫科普,呵护美丽乡村振兴!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