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

王业丰:沙漠花园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今年1月2日至3月23日,王业丰(Frank Wang Yefeng)在上海玻璃博物馆驻留,参与博物馆的当代艺术项目“退火”,同时为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进行深度筹备。这位上海出生的艺术家应策展人亚力克西·格拉斯-坎托尔(Alexie Glass-Kantor)之邀,正在"艺聚空间Encounters"单元的EN12展位呈现最新创作《沙漠花园》。

《沙漠花园》

2025 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现场

照片由 Vanguard 画廊惠允

摄影:Alessandro Wang

《沙漠花园》是一件大型跨媒体艺术装置,源于艺术家在中国西北沙漠徒步的亲身经历,通过三维模拟动画、玻璃和不锈钢雕塑、以及绘画等多种媒介,邀请观看者沉浸在艺术家创建的独特“游牧主义”世界中。该项目由Vanguard 画廊呈现。

《沙漠花园》

2025 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现场

照片由 Vanguard 画廊惠允

摄影:Alessandro Wang

《沙漠花园》

影像 / 玻璃艺术 / 绘画 

文|王业丰 Frank Wang Yefeng

“在沙漠中待得足够久,你就能领悟绝对。数字零是神圣的。” —— 《死星上的时间胶囊》,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在一个八米见方的奇异“花园”的中间位置,一朵巨大的透明花朵立于风中摇曳不定。这株如图腾般的虚拟植物矗立在 LED 大屏幕上,屏幕周围设置着由绘画、综合材料装置等构成的来自沙漠世界的视觉碎片,还有一些玻璃植物雕塑似乎刚从屏幕中爬出,欲与观众嬉戏。

这是艺术家王业丰创作的大型跨媒体装置《沙漠花园》。作品提出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我们如何超越熟悉的周遭,在日常边界以外的时空中认识自身?我们如何跳脱人类中心论的固定视角,在更广阔的未知领域中展开叙事?这些重要的课题又如何与当下广泛的个体离散经验交织共鸣?

《无根之花》视频静帧

4K有声影像

8’

2025

《无根之花 No.1》

不锈钢,玻璃灯工,木展台,布面丙烯,彩铅,油画棒

117 x 205 x 96 cm

2025

《无根之花雕塑 No.2》

不锈钢,玻璃灯工

60 x 45 x 45 cm

2025

《无根之花 No.1》细节

拍摄:李季炎工作室

该项目源自艺术家在中国西北戈壁沙漠中一次独自徒步旅行,它将无边界的混沌地景与后人类主义论述置于一种游牧制图学中。沙漠地区作为“世外空间 (worldless space)”,会唤起人类失落与留恋、恐惧与喜乐、以及对枯燥与好奇、短暂与永恒的感知与感叹等矛盾情绪,它就像一个难以估量的“居间性 (in-between)”场域,挑战着人们对过去、现在、未来以及自我归属感的认知。

通过影像、三维模拟动画、玻璃雕塑、绘画等多种媒介,作品揭开了一场在奇异沙丘中的未知探险,对一株虚构植物的诗意追寻则暗藏了创作的真谛。艺术家的这座“花园”捕捉了风的侵蚀力量,也描绘了一幅永久地处于自身衰竭和生成中的地景。“荒原”中潜在的生机不断地探寻着当下与新世界的联系,这“流动的地景”把观者抛入一个奇异的“他者”空间,启发我们想象自己成为介于人类和非人类事物之间的宇宙游牧民 (cosmic nomads)。

王业丰是一名在上海和纽约之间旅居的环球旅者,其个人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与思考。在《沙漠花园》中,他将创作轨迹推向了新的思辨前沿,并邀请观众“通过他所创造的居间性空间”美学,来共同寻找超越想象之外的未知世界。

《沙漠花园碎片(落地雕塑)》细节

粉烧玻璃,金属支架

2025

《沙漠花园碎片(落地雕塑)》细节

粉烧玻璃,金属支架

2025

What's Next?

结束了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的展出后,今年五月,王业丰将基于《沙漠花园》作品和主题,在上海玻璃博物馆的H18号展厅,以更大规模及更多作品呈现《无根之花》展览。该展览为上海玻璃博物馆当代艺术项目“退火”的系列展览,将会和西班牙艺术家安东尼·蒙塔达斯(Antoni Muntadas)以双个展的形式共同呈现,敬请期待。

王业丰于上海玻璃博物馆“退火”项目驻留过程中,探访艺术家工作室,2025

图片致谢艺术家、Vanguard画廊

关于艺术家

王业丰(Frank WANG Yefeng)是一位跨学科艺术家、研究者、及数字游牧⺠,现居于纽约和上海两地之间。王业丰于2011年获得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项目硕士学位。他的作品曾在世界多地展出,其中包括纽约BRIC双年展、深圳OCAT双年展、The WRONG双年展、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纽约军械库艺术展、纽约CCS赫塞尔美术馆、纽约时代广场、丹佛剧院区、伦敦Gasworks、济州现代美术馆、德国Pylon Lab、香港大馆、北京现代汽⻋文化中心、上海K11美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等。同时业丰还被多家机构授予奖学金、艺术驻留和个展项目,包括K11集团 x ArtReview、纽约Smack Mellon、纽约ISCP、纽约NARS基金会、纽约普瑞特学院、纽约亚洲艺术文献库、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克道威尔文艺营、美国佛蒙特工作室中心等。

他的近期个展包括:“化身拓扑”,NARS基金会项目空间,  纽约,美国(2024);“孤独之屋”,Smack Mellon,纽约,美国 (2023);“灾祸游荡”, Chazan Gallery at Wheeler, 罗德岛,美国 (2022);“悬停”,Vanguard画廊,上海,中国 (2021);“被放逐的新”,Multispace NYC,纽约,美国 (2020)。

同时他还参加了以下群展:“ISCP 30 Years Anniversary Show, International Studio & Curatorial Program”,纽约,美国(2024);“Reanimator”, Stove Works,田纳西州,美国(2024);“Vanguard Onwards”,Vanguard画廊,上海,中国(2024);“皮钦光谐:一种文化的非线编可能”,青策计划,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上海,中国(2023);“媒介和信使:关于‘新媒体’和‘技术’话语的转变”,Bannister画廊,罗德岛,美国 (2023);“依偎在漂流的世界中”,济州现代美术馆,韩国 (2022);“野兽、奇美拉及近亲”,赫塞尔艺术博物馆,纽约,美国 (2022);“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2021”,OCAT深圳馆,深圳,中国 (2021);曼谷双年展,曼谷(2020 ),泰国;“着火的世界”,2020你那超新星数码动画艺术节,丹佛,美国 (2020);“共振”,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中国 (2020)。

关于“退火”

“退火”是玻璃制作工艺中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环。炙热的熔料在上千度的温度下被塑型,随后经过加热- 保温 - 慢冷 - 快冷四个退火步骤,使其减缓冷却速度的同时降低玻璃的永久应力。过程中变化种种虽可控,但亦有天数。期间,结果的未知性和偶然性也带给玻璃作品不可预知的宿命,令人着迷。

正因为这份未知探索和无限可能,上海玻璃博物馆将跨界当代艺术项目命名为“退火”。自2015年起,上海玻璃博物馆邀请国内外不同当代艺术家从各自视角出发,利用玻璃的强大可塑性不断挑战这一材料的边界。这一当代艺术先锋项目充分鼓励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凸显实验性与探索性,触发拓展思想的维度,为观众和业界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作品,真正做到了分享玻璃的无限可能。

参观购票

即刻购票 TICKETS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86 21 6618 1972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