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和腹腔镜,同为“千里眼”,在手术中能看清管腔内外的不同情况,看似各司其职,在多学科诊疗中却能发挥各自优势,“双镜合并”,里应外合。

来自江苏的谢小姐,在当地医院因腹胀、嗳气进行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降部有一块直径约3厘米的肿物。当地医院建议,先尝试内镜手术,术中如果评估难以内镜下切除,再中转外科手术治疗。

一处病灶,如何能够不游走于几个科室,一次性解决问题?经介绍,谢小姐来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

该肿物体积大近十二指肠乳术前超声内镜及增强CT提示肿物向腔内腔外生长后方毗邻下腔静脉。这样的病灶如何精准标记边界,避免切除范围过大或过小?又如何确切缝合十二指肠背侧创面,避免十二直肠瘘或是大出血、过度缝扎等问题?

经内镜中心副主任李全林主任医师、普外科胰腺外科徐华祥副主任医师、麻醉科费敏副主任医师联合会诊,内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的微创手术方案出炉——先通过内镜技术确定病灶边界并完成切除,再通过腹腔镜技术解剖十二指肠背侧并缝合创面

一场别开生面的“双镜联合”手术开始了。只见腹腔镜沿十二指肠水平部自横结肠附着处离断右胃结肠韧带、十二指肠结肠韧带,此刻肿物原形毕露。

同一时刻,内镜也大显身手:在高清内镜的清晰视野里,标记肿瘤边界,接着在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靛胭脂”后,肿瘤逐渐被完整全层剥离。

最后,腹腔镜的“修补”技能“上线”,在约3厘米*3厘米大小的肠壁缺损处,进行及时修补。经内镜确认肠腔通畅,以及腹腔镜气密性检测确保修补万无一失后,手术顺利结束。

作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腹腔镜和胃肠镜联合技术,“双镜联合”能够发挥腹腔镜及消化内镜的各自优势。早在十年前,中山医院就联合多个优势学科开展“双镜联合”手术,仅去年就为172位十二指肠肿瘤患者提供个体化手术方案。

摘自:上海大众卫生报

点击“阅读原文”   警惕,体检单上的"钙化"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灯"?!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