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在上古伏羲时代,黄河中出现龙马,其背上绘有河图,即所谓的“河出图”。伏羲通过对河图的解读创建了先天八卦。与之相似的是“洛出图”,传说大禹治水时,洛水中出现神龟,龟背上绘有洛书的图案,大禹根据洛书的提示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后周文王通过对洛书的解读创建了后天八卦。

河图洛书,作为中华文明史上的千古之谜,最早收录在《尚书》之中,并在《易传》等古籍中多有记述,《易传》更是对河图洛书的思想进行了更为深入、系统的阐释与升华。它们不仅是古代术数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道教文化中的珍贵遗产。本次活动,我们邀请了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陈岘老师,为大家讲述河图洛书的前世今生。

• 活动时间 •

3月29日(周六)

 14:00—15:30

• 活动地点 •

上海图书馆东馆 

7楼阅读推广区

• 嘉宾简介 •

陈 岘

复旦大学哲学博士,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持人,湖南大学“岳麓学者”。兼任中国周易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原道》编辑部主任、《春秋学研究》编委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等各类课题多项,出版各类著作近十种,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获评贺麟青年哲学奖、岳麓学术奖、湖南大学“优秀教师新人奖”“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等。

• 活动预约 •

长按识别小程序码

预约活动

• 图书推荐 •

《易学导论》

陈岘  主编

商务印书馆出版

2025年1月

ISBN: 9787100244046

本书首先立足于《周易》独特的卦爻体系以及其背后的阴阳二元论世界观,介绍《周易》的结构、作者、流传、性质等基本知识,再引入作为易学研习三要素的象、数、理及其独特意涵。继而对《乾》《坤》《泰》《否》《坎》《离》等对中国人思维世界的形成有着独特意义的易卦进行重点分析,解读《周易》所阐发的道理与方法。最后通过历史上各个不同时期的学者对《周易》所做的不同理解,以及《周易》在历史文化、政治制度、建筑文物、成语典故、文学艺术等不同领域的广泛呈现,揭示《周易》对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深远影响。

图文由商务印书馆提供

图文编辑:袁昕沂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