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NYUE
民乐联盟添新彩,多校携手共扬帆,
丝竹声声传雅韵,青春聚力谱华章。
上海学生民族乐团及联盟成立于2015年,上海市教委和上海民族乐团为共同发起单位。由本市大中小幼学生民族乐团组成,至今已有市级联盟单位134家,覆盖全市20所高校与16个区。其中闵行区民乐联盟单位共计8所,分别为上海市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闵行区实验小学、闵行区颛桥中心小学、闵行区江川路小学、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梅陇实验学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闵行区航华第一小学。
近期通过各区推荐、专家评审,第七批26家单位纳入新一批上海学生民乐联盟。闵行区共有3所学校成为新的联盟单位,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闵行第三小学南校、上海市闵行区七宝明强第二小学。

上海市民乐联盟单位名单
闵行区
序号
单位
01
上海市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02
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
03
闵行区实验小学
04
闵行区颛桥中心小学
05
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小学
06
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梅陇实验学校
07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
08
闵行区航华第一小学
09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10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闵行第三小学南校
11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明强第二小学
新增联盟单位介绍
01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交大实小“叮咚”民乐团成立于2008年,秉承学校“健康、优雅、好学、敏行”的育人目标,自创立之初,便踏上了一条不断探索与发展的音乐征程。乐团起步于中国丝竹乐,后逐步发展为民族吹打乐,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道路上不断创新与突破。
发展过程中,乐团有幸得到上海京剧院、上海淮剧院、上海民族乐团等演奏家们的悉心指导。这些业内专家凭借丰富的艺术造诣与表演经验,为乐团注入了更为深厚的音乐内涵,让团员们汲取到最专业的音乐养分。
在成立的十多年间,“叮咚”民乐团成绩斐然,不仅连续多次荣获闵行区特色小乐队比赛一等奖,更是成为培育音乐人才的摇篮。先后有多名学生凭借在乐团积累的扎实功底,成功考入中国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知名艺术院校,在更广阔的音乐舞台上绽放光彩。
如今,交大实小“叮咚”民乐团已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秉持着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持续奏响动人的民族乐章。




02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闵行第三小学南校
上师三附小南校民乐团是学校重点打造的校级特色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艺、发展特长的舞台。多年来始终坚持以“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为宗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挖掘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
我们致力于传承和推广中国民族音乐,目前校内师生已经有了二十余年的民乐音乐实践基础,吸引了校内众多有民乐爱好的学生加入,并为上级学生民乐团队输送多位优秀学生人才。在这里,我们共同探索和演奏各种传统民乐乐器,由二胡、笛子、琵琶、古筝、扬琴、打击乐六声部组成,各声部均配备1-2位专业教师,共9名专业指导,36名乐队成员,乐团总指导为陈莉老师和徐姜尘老师。学校现设一间乐队专用合奏排练厅,五间乐器分训教室,配备12台古筝、4台扬琴、全配置打击乐器,提供充分的硬件学习支持。教学中,分专业分声部开展乐器学习,帮助小朋友们打下良好的器乐演奏基础,做到关注每位成员的成长,给予精准指导,提高乐队合奏效果。
社团活动时间为每周一下午3:30-4:30乐团声部启蒙社团和4:30-5:30乐团分声部器乐进阶社团,由六声部的专业教师分别开展器乐教学,从基本功练习入手,提升演奏技巧。每周三下午4:40-5:40民乐社团的乐器合奏课程,由指挥专家入校进行乐曲合奏排演。在这里成员们可以收获科学的乐器演奏方法、不同风格的音乐享受、音乐素养能力的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各类舞台表演经验积累。丰富的乐队练习活动,有趣的合奏课程,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不同声部乐器的配合,提高合奏技能。
此外,乐团还注重对民乐文化的传播和教育。团队定期举办工作坊和讲座,邀请国内民乐界的专家导师向校内学生介绍民乐的历史、乐器构造和演奏技巧,以及我们如何将传统与现代、多样化乐器组合、文化交流与教育以及跨界合作等特色融入民乐演奏中。
为了促进民乐的发展,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民族文化艺术的熏陶,加强梯队建设,学校特针对低年级学生开展民族乐器普及,开展民乐队初阶苗苗班的教学,小朋友们在认识民族乐器中了解民族文化,在演奏和欣赏经典音乐作品中宣传及推广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培养更多热爱民乐的欣赏者,参与专业乐团训练的演奏者,上师三附小南校民乐团将会坚守此目标,带领成员们砥砺前行。
2025年1月,上师三附小南校民乐团成为“上海学生民乐联盟单位”,更是坚定了的师生们一起探索中国民族音乐的无限动力,决心让这份独特的音乐艺术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创新的桥梁。







03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明强第二小学
明强二小“蝶韵”民乐团2019年创立,现有成员70余人,开设了二胡、古筝、竹笛、琵琶等乐器教学。乐团以“蝶韵飞扬,乐享童年”为育人宗旨,创新构建“传统文化+美育实践”双轨育人体系,将中国民乐精粹与学校特色“蝶”文化深度融合,打造“以乐化人、以美润心”的艺术教育品牌。在特色创建方面,以蝴蝶破茧成蝶的意象设计乐团成长体系,构建“基础训练——舞台实践——文化传承”三阶培养模式;搭建多维美育平台,打造“日常训练+艺术节展演+社区文化服务”三位一体的实践体系。
目前,“蝶韵”民乐团连续两届斩获闵行区艺术节特色乐团二等奖(第十五、十六届),多位成员斩获闵行区艺术单项比赛金、银、铜奖项。







上海学生民乐联盟作为学生民族音乐的重要推动力量,正在通过不断的努力,让更多师生了解和喜爱中国民乐,探索中国民族音乐的无限魅力,让这份独特的音乐艺术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成为传承与创新的桥梁。







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长按二维码识别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