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
重
管
理
体重在掌控,健康更从容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
体重是很多人的关注点
但你知道吗?
体重正常≠健康
BMI正常也可能存在内脏脂肪超标的可能性
形成“隐形肥胖”
需结合腰围、腰臀比等
评估脂肪分布
单纯依靠体重数字来判断胖瘦并不科学
正确评估体重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指标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
常用的体重评估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常用评估方法



体质指数(BMI)
国际上常用的评估肥胖程度的指标
计算方式:
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比如,一个人重 50 公斤,身高 160cm(1.6米),那么他的 BMI 数据就是:50÷(1.6×1.6)≈19.53。
判定标椎:
类别
体质指数(BMI)kg/m²
体重过低
<18.5
体重正常
18.5~23.9
超重
24.0~27.9
肥胖
≥28.0
局限性:
不区分肌肉与脂肪,肌肉发达者可能被误判为超重,如运动员,他们肌肉量多,BMI 可能会显示超重,但实际上体脂率并不高。而老年人肌肉流失可能被误判为正常,老年人因为肌肉流失,BMI 可能处于正常范围,却可能存在体脂过高的问题。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
适用于大多数人群,但不适用运动员、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
腰围
中心性肥胖指标

测量方法:
站立时,测量肚脐上方1厘米处的水平周长。测量时需保持平稳呼吸,不收腹或屏气。测量时皮尺贴近皮肤 但避免紧压使皮尺陷入皮肤内。
判定标准:
分类
男性
女性
中心型肥胖前期
85cm≤腰围<90cm
80cm≤腰围<85cm
中心型肥胖
腰围≥90cm
腰围≥85cm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
反映腹部脂肪分布和内脏脂肪的积累情况,腰围过大与多种健康问题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
其他常用评估方法


腰臀比(WHR)
计算方式:
腰围(cm)÷ 臀围(cm)
用途:评估脂肪分布情况
推荐理由:区分 “苹果型” 和 “梨型” 身材

体脂率
优势:更准确地反映体内脂肪分布
缺点:测量方法复杂、成本较高

皮褶厚度
通过测量特定部位的皮褶厚度估算体脂率,误差较大,且非常依赖测量者的经验,一般只适用于初步筛查


综合评估与注意事项
单一的评估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最好采用多指标结合的方式,避免单一标准造成的误判。

多指标结合:
常用 BMI+腰围
动态观察:
体重数据会有波动,因此定期测量很重要,建议每月测量1次,重点关注数据的变化趋势,而不是单次的结果。
个性化调整:
健身人群:关注体脂率和肌肉量。
中老年人:关注肌肉流失与腰围变化。
孕妇或哺乳期女性:建议咨询专业人员。
注意事项:
测量前避免剧烈运动、饮酒或饱餐。
测量需在晨起空腹、排尿后,尽量保持同一时间和状态。
特殊人群(如水肿、糖尿病患者)需由专业人员评估。
体重管理的核心是
保持饮食、运动与睡眠的平衡
不要单纯追求体重数字的变化
通过科学评估体重
可以更精准地制定健康目标
有效降低慢性病风险
如果对自己的体重和健康状况有疑虑
及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希望大家都能掌握正确评估体重的方法
拥有健康好身材!

-END-
编辑 | 丁佳妮
图片 | 摄图网
审核 | 刘 丹 袁玲俐 陈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