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在掌控,健康更从容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

体重是很多人的关注点

但你知道吗?

体重正常≠健康

BMI正常也可能存在内脏脂肪超标的可能性

形成“隐形肥胖”

需结合腰围、腰臀比等

评估脂肪分布

单纯依靠体重数字来判断胖瘦并不科学

正确评估体重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指标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

常用的体重评估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体质指数(BMI)

国际上常用的评估肥胖程度的指标

计算方式:

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比如,一个人重 50 公斤,身高 160cm(1.6米),那么他的 BMI 数据就是:50÷(1.6×1.6)≈19.53。

判定标椎

类别

体质指数(BMI)kg/m²

体重过低

<18.5

体重正常

18.5~23.9

超重

24.0~27.9

肥胖

≥28.0

局限性:

不区分肌肉与脂肪,肌肉发达者可能被误判为超重,如运动员,他们肌肉量多,BMI 可能会显示超重,但实际上体脂率并不高。而老年人肌肉流失可能被误判为正常,老年人因为肌肉流失,BMI 可能处于正常范围,却可能存在体脂过高的问题。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

适用于大多数人群,但不适用运动员、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

腰围

中心性肥胖指标

测量方法:

站立时,测量肚脐上方1厘米处的水平周长。测量时需保持平稳呼吸,不收腹或屏气。测量时皮尺贴近皮肤 但避免紧压使皮尺陷入皮肤内。

判定标准:

分类

男性

女性

中心型肥胖前期

85cm≤腰围<90cm

80cm≤腰围<85cm

中心型肥胖

腰围≥90cm

腰围≥85cm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

反映腹部脂肪分布和内脏脂肪的积累情况,腰围过大与多种健康问题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

其他常

腰臀比(WHR)

计算方式:

腰围(cm)÷ 臀围(cm)

用途:评估脂肪分布情况

推荐理由:区分 “苹果型” 和 “梨型” 身材

体脂率

优势:更准确地反映体内脂肪分布

缺点:测量方法复杂、成本较高

皮褶厚度

通过测量特定部位的皮褶厚度估算体脂率,误差较大,且非常依赖测量者的经验,一般只适用于初步筛查

综合评估与注意事项

单一的评估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最好采用多指标结合的方式,避免单一标准造成的误判。

多指标结合:

常用 BMI+腰围

动态观察:

体重数据会有波动,因此定期测量很重要,建议每月测量1次,重点关注数据的变化趋势,而不是单次的结果。

个性化调整:

健身人群:关注体脂率和肌肉量。

中老年人:关注肌肉流失与腰围变化。

孕妇或哺乳期女性:建议咨询专业人员。

注意事项

测量前避免剧烈运动、饮酒或饱餐。

测量需在晨起空腹、排尿后,尽量保持同一时间和状态。

特殊人群(如水肿、糖尿病患者)需由专业人员评估。

体重管理的核心是

保持饮食、运动与睡眠的平衡

不要单纯追求体重数字的变化

通过科学评估体重

可以更精准地制定健康目标

有效降低慢性病风险

如果对自己的体重和健康状况有疑虑

及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希望大家都能掌握正确评估体重的方法

拥有健康好身材!

-END-

编辑 | 丁佳妮

图片 | 摄图网

审核 | 刘   丹   袁玲俐  陈亦芳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