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系列

揭秘流脑

论流脑的鉴别与预防

有一种疾病,有很多种症状

它初期像普通流感

逐渐发展后又有呕吐的特征

皮肤上还会出现瘀斑

 最终还攻击我们的大脑

       它就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大脑的敌人—流脑 

#1

你知道什么是流脑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病死率高后遗症严重的特点。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斑及脑膜刺激症,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病死率超10%。

流脑的流行情况

流脑常见于冬春季。自1982年卫生部制定并实施以普遍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来,我国流脑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目前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流脑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脑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原菌在体外生活能力极弱,通过物品间接传播机会极少,但同寝、哺乳和接吻等密切接触对2岁以下婴幼儿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流脑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人群普遍易感,6月龄至2岁时发病率最高,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但也与抗体的水平有关。

如何辨别流脑

#2

流脑是个隐形且复杂的杀手

    

      流脑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病死率高,约10%~15%患者留有后遗症,严重危害人民尤其是儿童身体健康。Nm感染人体后多呈隐性感染,少数显性感染者按病菌毒力、数量、机体免疫力高低和体内补体因子的缺失状况一般表现为4种临床类型,即轻型、普通型、爆发型、慢性败血症型。因早起症状与流感、诺如、乙脑等传染病容易混淆,需要鉴别诊断。

与其它常见传染病鉴别

与流感鉴别

   2. 与诺如病毒感染鉴别

  3. 与手足口病鉴别

  4. 与乙型脑炎鉴别

我们的保护手段

#3

易感人群的防护

注射流脑菌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在我国免疫规划(免费)疫苗的接种程序中,流脑疫苗一共需接种4剂。儿童需接种流脑疫苗(6-18月龄接种流脑A群,3岁和6岁时接种流脑AC群)。流行区居住/旅行前务必补种疫苗。

对传染源的措施

对流脑病人要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患者的隔离要采取就地隔离治疗的原则。由于流脑的症状常不典型,以上呼吸道感染型或鼻咽炎病人居多,因此在流行期间,对流行区域内出现上述症状的中小学生要及时劝其就诊并采取防治措施。

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Nm在外环境中抵抗力较弱 因此对流脑疫源地一般无需进行终末消毒,采用通风、晾晒即可。在流行期应发动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宣传并动员居民搞好室内外卫生特别是通风、晒被等中小学校要安排学生多参加户外活动并加强教室内的通风。

参考文献:

[1]Hollingshead S, Tang CM. An overview of Neisseria meningitidis[J]. Methods MolBiol,2019,1969:1−16.

[2]Parikh SR , Campbell H , Bettinger JA ,et al. The everchanging epidemiology of meningococcal disease worldwide and the potential for prevention through vaccination[J]. J Infect, 2020,81(4):483-498.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脑:流行病学[EB/OL].(2021-12-07)[2025-03-14].https://www.chinacdc.cn/jkyj/mygh02/jbzt/xjxcrb/ln/202409/t20240925_301014.html.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疗方案(2023版)[EB/OL].(2023-12-01)[2025-03-14].

http://www.nhc.gov.cn/ylyjs/pqt/202312/75cfff021a484d0c9c200f85f2bf746b/files/d2fb9d78bcc144debdf33e79bd9739d0.pdf

[5]孟昭倩,郭国侠,郭靓子,等. 安徽省阜阳市首例W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死亡病例病原学分析[J]. 疾病监测,2023,38(4):488-492. DOI:10.3784/jbjc.202211100485.

[6]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脑膜炎球菌疫苗预防接种专家共识(2023年版)[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3,24(2):81-92. DOI:10.16506/j.1009-6639.2023.02.001.

配图均来源于摄图网

宝山区科普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23-1-L001)

供稿 急性传染病防制科  李行

编辑  李行

审核  向伦辉 王轩宇 宗莲

精选回顾

1.家务算不算运动?这个指标说了算!一起探秘身体能量的消耗~

2.健康“66诀” | 什么!这么瘦了还在减?这么胖了还不减?

3.珊宝说虫 | 上海白蚁高发季即将来临,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防治吧!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