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杨浦区少年宫官方微信,让艺术和人文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亮丽的底色!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由杨浦区少年宫主办的2025年"蛇舞新春 艺承未来"家庭亲子非遗创意手工艺评选活动圆满收官。本次活动以"非遗传承+"为双核驱动,共收到全区69所中小学选送的838组作品,经专家评审团严格评选,最终产生金奖41组、银奖79组、二等奖121组。


匠心传承彰显文化魅力

在为期两个月的作品征集过程中,全区近千组家庭以"灵蛇献瑞"为主题,运用剪纸、面塑、编织等非遗技艺,融合环保材料创作出充满时代气息的作品。



干锦灏
上海市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
《剪纸灵蛇绮梦装》





周杨丹
上海市杨浦区世界小学
《灵蛇归来贺新春》





王峥皓
上海市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
《非遗土布蛇颈枕》





胡依玚
上海市杨浦初级中学
《蛇形盘扣饰品》





曾泽华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灵蛇献瑞》


创新表达焕活非遗基因

本次参赛作品呈现三大特色:一是传统技艺创新应用,如将皮影戏动态原理与蛇形机械装置结合;二是环保理念深度融入,部分作品使用旧布料、塑料瓶等再生材料;三是跨代际创作亮点频现,涌现出亲子共制面塑《非遗山西花馍制作》等作品。本次部分优秀作品将于近期进行专题展览。



赵嘉言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蛇宝迎春》





孙一野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灵蛇焕新 非遗剪纸与废弃物再生》





唐锦嬅
上海市杨浦区二联小学
《非遗山西花馍制作》





赵芷漪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初级中学
《藏在圆筒里的剪纸》





施轶莀
上海民办杨浦实验学校
《灵蛇簇花海,巳巳福满天》


本次活动不仅为新春佳节增添文化韵味,更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实践模式,让传统非遗技艺在当代家庭中生根发芽,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持久活力。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获奖名单链接】

——END——

点击阅读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