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少年宫官方微信,让艺术和人文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亮丽的底色!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由杨浦区少年宫主办的2025年"蛇舞新春 艺承未来"家庭亲子非遗创意手工艺评选活动圆满收官。本次活动以"非遗传承+"为双核驱动,共收到全区69所中小学选送的838组作品,经专家评审团严格评选,最终产生金奖41组、银奖79组、二等奖121组。

匠心传承彰显文化魅力

在为期两个月的作品征集过程中,全区近千组家庭以"灵蛇献瑞"为主题,运用剪纸、面塑、编织等非遗技艺,融合环保材料创作出充满时代气息的作品。

干锦灏 

上海市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 

《剪纸灵蛇绮梦装》

周杨丹 

上海市杨浦区世界小学 

《灵蛇归来贺新春》

王峥皓 

上海市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 

《非遗土布蛇颈枕》

胡依玚 

上海市杨浦初级中学 

《蛇形盘扣饰品》

曾泽华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灵蛇献瑞》

创新表达焕活非遗基因

本次参赛作品呈现三大特色:一是传统技艺创新应用,如将皮影戏动态原理与蛇形机械装置结合;二是环保理念深度融入,部分作品使用旧布料、塑料瓶等再生材料;三是跨代际创作亮点频现,涌现出亲子共制面塑《非遗山西花馍制作》等作品。本次部分优秀作品将于近期进行专题展览。

赵嘉言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蛇宝迎春》

孙一野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灵蛇焕新 非遗剪纸与废弃物再生》

唐锦嬅

 上海市杨浦区二联小学 

《非遗山西花馍制作》

赵芷漪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初级中学 

《藏在圆筒里的剪纸》

施轶莀

 上海民办杨浦实验学校

《灵蛇簇花海,巳巳福满天》

本次活动不仅为新春佳节增添文化韵味,更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实践模式,让传统非遗技艺在当代家庭中生根发芽,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持久活力。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获奖名单链接】

——END——

撰  稿:邬正平、孙颖懿
一  审:汤   峰
二  审:吴   蕴
终  审:陈始佳 

点击阅读往期精彩回顾↓↓↓

活动推荐丨首届“当AI遇见非遗••••••” 学生主题活动报名通道已经开启!

躬耕教坛|悦己 悦心 悦生活 —— 杨浦区少年宫纪念“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成功举办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