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看网上好多人最近都尝试了一种新的剖腹产,说是术后很快就能下地,还不用排气?

你说的是腹膜外剖宫产?这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的哦!

“医生,我生宝宝时也能做‘腹膜外剖宫产’吧?”近期,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产科副主任兼东院产科 (胎盘疾病方向)主任、主任医师刘小华接诊期间,接到了不少孕妈妈的类似询问。
几乎无一例外地,孕妈妈都是在阅读社交热帖后,才萌生了更替分娩方案的想法。明星网红频频晒出“术后创伤小”“恢复快”的分娩经历,让身处焦虑中的她们看到了另一种选择。

就诊孕妈妈提供的网络截图

腹膜外剖宫产是什么“新技术”?

它和常规剖宫产有何不同?

果真像网上说的这么“神奇”吗?

这段时间,刘小华主任刚好完成了数例腹膜外剖宫产手术。这些接受手术的孕妈妈的恢复都比较迅速,术后第一天基本都能下床活动并正常进食。可尽管如此,刘小华依然提示前来看诊孕妈妈们:“开展腹膜外剖宫产前需要进行详细评估,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这项手术的。”

刘小华主任医师(左一)日常手术工作照
关于腹膜外剖宫产,网上的争议有很多。其实,腹膜外剖宫产绝不是什么全新的技术,相反,它从诞生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真还挺“老”的。还需再纠正一下,由于腹膜外剖宫产术后皮肤切口依然存在,所以网传的“无伤疤”也是不对的。

腹膜外剖宫产最早可以追溯到1907年,由Frank医生提出技术雏形。其核心在于不进入腹腔,而是通过膀胱与腹膜之间的间隙(膀胱反折腹膜下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

这种术式避免了腹腔内羊水、血液的暴露,理论上可减少术后粘连和感染风险。近年来,因部分公众人物选择该术式并分享恢复快的体验,使其重新受到关注。

腹膜外剖宫产技术为何未能广泛普及? 

1、剖宫产术后的镇痛管理日趋成熟,抗生素的运用降低了常规剖宫产的感染风险;

2、腹膜外剖宫产对医生的解剖技巧和临床经验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任何细微的疏忽都可能导致膀胱或输尿管的损伤,这一术式的手术医生临床培训周期较长,掌握难度较高;

3、并非所有孕妇都适合这种手术方式,这也是导致这项技术开展较少的另一个原因。因此在临床上,目前普通剖宫产仍是主流和安全的选择。

划重点

随着媒体的宣传和患者的需求,淡出视野的腹膜外剖宫产又被推到风头浪尖上,一部分孕妇选择腹膜外剖宫产主要是因为此术式术中避免了羊水、血液等成分进入腹腔,对腹膜及腹腔内脏器的影响较小,术后疼痛感较轻,禁食时间短,有助于肠道功能的迅速恢复。但临床上不能忽视的问题是,如果术者技术不娴熟或者孕妇解剖学异常,可能导致膀胱损伤等手术并发症。

 哪些情况不适合腹膜外剖宫产?

1、前置胎盘、巨大儿、多胎妊娠等;

2、子宫破裂史或破裂风险;

3、任何危及母儿安全的急诊情况:如胎儿宫内窘迫、胎盘早剥、脐带脱垂等需迅速分娩的情况;

4、腹壁脂肪较厚,影响手术视野;

5、母体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等;

6、有腹腔探查指征,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盆腹腔肿块等,术中需同时探查者。

 究竟哪些人适合腹膜外剖宫产呢?

1、严重腹腔粘连:对于有多次腹部手术史或严重腹腔粘连的患者,腹膜外剖宫产可以降低手术难度和并发症风险。

2、感染风险高的患者:如患有绒毛膜羊膜炎或其他腹腔内感染的患者,腹膜外剖宫产可以避免感染扩散。

3、腹腔内疾病:如患有腹腔其他疾病,腹膜外剖宫产可以避免对病变区域的干扰。

4、患者意愿强烈且手术团队技术成熟:需经充分评估后选择。

腹膜外剖宫产作为产科领域的一种补充术式,为特定产妇提供了更优化的选择。临床实践中,需严格遵循适应征,结合患者解剖条件、手术团队经验及医疗资源进行综合决策,以保障母婴安全为主,而非盲目追随“网红”选择。

一妇婴产科团队将持续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为每位孕产妇制定个体化分娩方案,保障母婴安全与健康。

撰稿:产 科  瞿翠翠 

         宣传部  殷 茵

审核:刘小华  主任医师

产科  

刘小华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产科副主任兼东院产科 (胎盘疾病方向)主任;上海市母胎医师协会委员兼秘书,美国母胎医师协会(SMFM)中国区大使,海峡两岸母胎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2020年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在AJOG、BJOG、AJH、Lancet发表SCI论文30余篇。

擅长方向:擅长胎盘种植异常疾病: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妊娠合并子宫瘢痕憩室、复杂性疤痕子宫、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肌腺症、早产及产科危重急症抢救。 

门诊时间:

东院:周四下午

图片
扫描二维码
进入刘小华医生的专家主页

请关注:

点击底部菜单“在线自助服务”
体验“就医门户”带来的诸多便利吧!

图片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