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海市劳动模范,江宁学校团总支书记杨明辉以《在劳模精神引领中,走向最好的成长》为题,通过"一个惊心动魄的案例、一段坚守初心的旅程、一项普惠青年的工程",为普陀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全体教职员工呈现了一堂震撼心灵的成长教育课。

报告伊始,杨明辉老师回忆了20年前亲身经历的那起震惊上海的校园劫持人质案,在那危急的时刻,她的一句 “你让他们走,我留下!”,坚毅而有力,宛如黑暗中的曙光,以血肉之躯捍卫师道尊严,用生命书写对学生的无私大爱。而在余后二十余载的漫长育人路上,杨老师始终践行守护者的神圣承诺。她认为,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蕴含着无限潜力,教育者的使命便是发现并激发这些潜能。杨老师讲述了她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敏锐捕捉孩子的兴趣与特长,通过个性化引导,助力孩子在各自擅长领域蓬勃发展,展现了杨老师的教育智慧与魅力。

接着,杨明辉老师分享了自己的义工经历。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教育公益事业,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心奉献给需要帮助的人。此外她还介绍了明辉教育基地在帮助青年成长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实践机会和专业指导,明辉教育基地为众多青年搭建了成长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在探索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报告结束后,徐明副主任结合当前教育改革趋势提出,在数智化浪潮下,教师需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趋势,构建“技术-教育”融合思维。一方面,要深入掌握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另一方面,需关注未来高校招生‘科技理工类扩招、艺术类优化’的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与终身学习能力。此外,教育的核心在于以爱心构建师生关系,中心将完善家校满意度评价体系,将人文关怀纳入教师考核指标,重申“教育智慧”的人文价值。

本次报告会为全体教职员工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与会教师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将永葆探索教育本质的求知心,在技术浪潮中淬炼教学匠心,并以温情守护浸润人文关怀的仁爱心。用教育智慧和人文关怀助力学生成长,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教师发展部

审核:主任室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