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二十六个全国爱耳日,旨在唤起大家对听力健康的关注。您是否有过耳鸣的困扰,每当工作压力大或碰到烦心事时会耳鸣便会加重,甚至夜深人静准备入睡时,耳边却时常传来“滋滋滋”的耳鸣声,那么对于这恼人的耳鸣,中西医结合有什么防治好方法呢?
01
什么是耳鸣
耳鸣是指在周围环境中无相应声源或电刺激存在的情况下,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一种主观症状,常伴或不伴有听力下降、睡眠障碍、心烦、恼怒、注意力无法集中、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中医学将之称作“聊啾、蝉鸣、苦鸣”等。研究发现32%的人群在不同时间经历过耳鸣,严重耳鸣的发病率约为3%-11%,我国老年人中耳鸣患病率约为29%,近年来耳鸣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并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尽管耳鸣治疗方法繁多,但缺少确切有效的药物或治疗手段,耳鸣的高发病率和其对健康危害程度使之成为备受关注的难治性疾病之一。耳鸣和耳聋都是耳科难治性疾病,而在临床上很多患者耳鸣和耳聋往往会同时并存,这也更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02
造成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
1. 噪音:长期暴露在高分贝噪声环境中,比如机器工厂车间、KTV、建筑工地等,会损害内耳毛细胞,导致听力下降。
2. 不良用耳习惯:频繁掏耳朵容易导致外耳道皮肤和鼓膜的损伤;长时间戴耳机且音量过大,也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3. 某些疾病如中耳炎、脑膜炎等可能会影响耳部结构和功能,引发听力问题。
03
耳鸣伴随的不良心理反应
耳鸣并不是耳鸣患者唯一的症状,由于耳鸣的存在而产生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也常常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如听力下降、睡眠障碍、注意力集中困难、情绪问题、言语专注问题、心烦、焦虑和抑郁等。而这些不良心理情绪又可加剧耳鸣,造成相互影响,往往耳鸣的伴随症状和不良心理反应比耳鸣本身甚至更严重和难治,所以它们同样也值得我们去关注。
04
中西医结合“爱耳”有方
耳鸣的治疗一般包括耳鸣咨询、声治疗和对症疗法。对症疗法在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包括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的药物、习服疗法、生物反馈、rTMS治疗难治性耳鸣、中医药治疗(如中医辨证论治内服中药、针刺、艾灸、揿针、穴位注射和导引按摩治疗)等,如有伴听力下降者以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也同样适用,同时也要对患者其他不良心理反应高度重视。
05
爱耳护耳小贴士
1. 控制噪音接触:在噪音环境中佩戴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使用耳机时遵循“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60%,时长不超60分钟。
2. 保持耳部清洁:不要用尖锐物品掏耳朵,若耳部不适,应及时就医。
3. 定期检查听力:如儿童、老年人以及长期处于噪音环境工作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以便早发现问题早干预。
4. 耳鸣患者可以适当做耳部听宫穴、听会穴、翳风穴等穴位按摩及鸣天鼓治疗。
5. 注意饮食和睡眠休息,注意避免过度的熬夜劳累和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耳朵不仅让我们感知美妙的声音,还维持身体平衡,对日常生活至关重要。WHO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指出,到2050年,全球将有近25亿人(即四分之一的人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问题,如不采取行动,其中至少有7亿人将需要进行耳科和听力保健以及其他康复服务。因此,从今日开始,让我们关注听力健康,一起做“护耳盟友”吧!
门诊信息
【耳鼻咽喉科普通门诊】
每周一至周六全天
每周一下午、周二下午
特需门诊:周四上午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特需门诊:周一下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服务号

订阅号

视频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