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2025年3月3日)
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
今年的主题是“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
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约60%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而青少年因长期佩戴耳机等导致的听力损伤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因此,小编邀请耳鼻喉科医生为大家分享一套科学护耳方法,守护听力健康,远离耳鸣耳聋!
1
早发现:听力下降的早期信号

听力损失可能发生在人生的任何阶段,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请立即就医:
1
对话中频繁要求重复
2
耳鸣持续超过24小时
3
耳闷胀感或眩晕发作
4
接电话时明显左右耳差异
抓住治疗黄金期:突发性耳聋72小时内就诊,治愈率超70%;拖延超过1个月可能终身失聪。
2
警惕!这些行为正在伤害你的耳朵

1
“掏耳成瘾”风险大:棉签易将耵聍推入耳道深处,形成栓塞,甚至刺伤鼓膜。
2
耳机使用超限:音量>85分贝(约手机音量的60%)、持续超1小时即可损伤听力。嘈杂噪音环境下,多数人会不自主调高音量至危险值。
3
忽视感冒与鼻炎:鼻咽部炎症可通过咽鼓管蔓延至中耳,儿童因咽鼓管短平更易发中耳炎。暴力擤鼻涕,可能将病菌压入中耳腔。
4
耳毒性药物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可能损伤内耳,需遵医嘱使用。
3
收藏!科学护耳行动指南

1
清洁有度:仅用湿润毛巾擦拭外耳,若耵聍(俗称“耳屎”)堵塞需就医处理。
2
耳机“60-60原则”:音量≤60%,时长≤60分钟/日,优先选择降噪耳机。
3
噪音防护:身处KTV、工地时佩戴防噪耳塞,避免持续暴露。
4
鼻腔健康管理:感冒时单侧交替擤鼻,儿童反复耳闷需排查腺样体肥大。
5
全身健康联动: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减少耳蜗供血障碍风险;慎用链霉素等耳毒性药物。
4
每天5分钟耳部保健操,轻松保护听力

1
耳轮按摩: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可以温通耳部经络,放松神经。


2
耳背按摩:用食指与拇指,从上往下揉捏耳廓10-15次,重点是提拉耳尖,后拉耳中部,下拽耳垂。可以缓解头痛、肩颈僵硬、眼疲劳、安神助眠、美容养颜。


3
耳根按摩:用食指与中指夹紧耳根,上下揉搓20次,并按压耳门、听宫和听会三个穴位。可以促进局部血液流通,缓解耳鸣耳聋、头晕、头胀。



4
按压耳屏:用食指或中指按压耳屏,用力均匀,使耳道封闭,即按即放,每次20-30下。可以平衡内耳压力,改善耳鸣。

5
鸣天鼓:用双手掌心紧贴双耳,手指放于脑后,食指叠中指滑落,弹击后脑24次,可听到“咚咚”声。可以增强听力,醒脑提神。


注意事项:

✅ 适宜人群:健康人群日常保健,轻度疲劳、耳鸣耳闷及用耳过度者。
❌ 禁忌人群:耳部外伤、流脓、急性中耳炎患者。
⚠️ 操作要点:力度轻柔,避免拉扯过度;饭后1小时内不宜操作;结束后喝温水,促进代谢。
健康聆听,从今天开始!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守护听力健康,
享受无碍沟通的美好生活!
科普作者:臧江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来源:嘉定区中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