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天文名词#朱文鑫(1883年10月9日-1939年5月15日)是我国近现代天文学家、天文学史研究的先驱者,字槃亭,号贡三,江苏昆山人。1907年他赴美留学,在威斯康星大学学习天文学,191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12年回国,曾在南洋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校任教,并任上海南洋路矿学校校长、中国天文学会评议员(理事)等职。朱文鑫一生刻苦钻研,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学术财富。在美留学期间,他重测了《梅西叶星表》,并于回国后进一步观测,在1930年出版了《星团星云实测录》。他最大的贡献是利用现代天文学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在这一领域留下了数十部著作,包括《史记天官书恒星图考》《天文考古录》《历代日食考》《历法通志》《天文学小史》等,其中不少被视为中国天文学史研究的经典之作,例如《天文学小史》全面叙述了古今中外天文学的发展历史,被誉为我国第一部天文学史专著。他还把英国天文学家赫克托·麦克弗森(Hector Macpherson)的《近世宇宙论》译为中文,从而将西方最新的宇宙学成果引入中国。此外,朱文鑫还参与了我国第一部《天文学名词》的编撰工作。为了纪念他,第300634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图像来源:苏州科协。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