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刚刚结束的寒假里,是不是很多小朋友手机刷了个爽?家长要当心孩子落入“刷屏怪圈”!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心理科张劲松主任医师提醒:家长应重视“频繁刷短视频”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

图片

封面.jpg

图片
短视频为何吸引孩子

首先,短视频操作简单,几秒钟就有一个笑点或新奇画面,孩子不用花很多精力就能获得快乐。

其次,刷短视频也成为一些孩子的社交动力——同学都在看。如果不看,可能就会没有共同话题,显得“不合群”了。

此外,有些孩子通过刷短视频转移注意力回避压力,用虚拟世界来替代现实中的不理想。

图片
可能存在的“潜在陷阱”

影响注意力:

短视频的节奏快,可能让孩子更难专注于学习或长时间的任务。

运动时间减少:

盯着屏幕的时间越多,户外活动的时间就越少。

内容不合宜:

有些视频内容不适合孩子观看,但他们无法分辨好坏。

造成逃避现实:

长期逃避现实可能会阻碍真正的解决方案,久而久之可能会加剧压力,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图片
及时甄别孩子的行为

孩子在观看短视频时出现以下情况,家长需要提高警惕。

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观看短视频,即使想要减少,也无法自控。
必须看短视频才感觉良好,停止观看会出现沮丧、愤怒、烦躁等戒断症状。
即使看短视频已导致忘记吃饭、出门或做作业、不与人交往等负面结果,但仍选择继续观看。

开学后,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的手机使用,与孩子多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帮助孩子逐渐减少手机使用时间。

如果发现孩子频繁刷短视频已严重影响生活、学习和人际社交,必要时家长可带孩子前往心理科寻求帮助

想查看更多有关“护健甄选”的护理科普文章,试试“号内搜索”吧!点击本公众号下方的“护你健康”菜单,进入“号内搜索”,输入您想要查询的关键词如“护健甄选”,即可阅读相关护理科普文章!

来源:健康上海12320

转载版式编辑:朱晓珺

喜欢请分享,支持请点赞,感谢你『在看』👇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