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fxkjwx)是奉贤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官方微信,提供奉贤科技政策、创新创业环境、智慧城市建设、各类科普资讯等方面推送服务。
奉贤科委官方网页(https://www.fengxian.gov.cn/kw/),欢迎收藏浏览。
自1月29日上映以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屡破影史纪录。
2月6日中午,总票房(含预售)达57.76亿元,超越《长津湖》,登顶我国影史票房榜;
2月7日21点,总票房(含预售)反超《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票房成绩,登顶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
截至2月14日,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100亿

当《哪吒2》以破纪录的票房登顶全球榜首,中国动画再次向世界证明:传统文化与前沿科技的碰撞,足以点燃全球观众的想象力。这部现象级电影不仅延续了“哪吒IP”的东方美学基因,更以硬核科技实力重构了神话宇宙的边界。从“神话叙事”到“科技赋能”,《哪吒2》的成功背后,是中国电影工业的一次华丽升级。
01
从“手绘时代”到“数字造神”
《哪吒2》的视觉奇观背后,是一系列颠覆性技术的深度应用:

1. 数字影像重构体系
Base Media与天工异彩采用AI技术革新特效制作,通过智能算法替代传统动作捕捉,将制作周期缩短60%。AI实时转化真人动捕数据为动画表演,精准模拟角色微表情,赋予哪吒等神话人物细腻情感。在"四海翻腾"等复杂场景中,AI自动生成粒子特效与流体动态,实现传统技术难以企及的画面张力,显著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与观众沉浸感。


2. 生物运动工程: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动作捕捉系统,完美复刻了角色的运动轨迹。此外,Vicon光学捕捉系统也通过捕捉真人演员的动作数据,确保了高精度的动作捕捉效果。而FACS编码系统则细致捕捉脸部表情的每一个细节,让角色的情感表达变得生动而真实。


3. 虚拟制片系统:
使用虚幻引擎打造的实时虚拟制片环境,为导演团队提供了沉浸式的预演体验。在影片中,我们运用VR技术对天宫场景进行了预构建。导演们可以在此环境中自由调整视角、光影效果和镜头角度等元素,以确保最终画面既宏伟又细节丰富。


4. 视效合成矩阵:
在Nuke平台上,视效管线巧妙地将机器学习技术融入智能修图之中,为电影创造了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奇幻景象。哪咤施展的三头六臂神通,其特效的实现是通过使用粒子系统来模拟不同动作,同时辅以色彩校正以达到逼真的效果。

《哪吒2》的科技突围,离不开政策引擎的强力驱动:
国家级实验室赋能:
依托国家超算中心与电影科技国产渲染引擎「Ruyi」,构建动画界的"可控核聚变",为制作方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算力支持。

国家战略布局:
- 国家电影局《“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扶持动画电影创作,提升制作能力。例如《哪吒2》的全球发行计划,被视为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尝试。
- 通过专项基金、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资本投入动画产业,如光线传媒等企业获得长期资金支持,推动“长期主义”创作模式。

破茧成蝶,"国漫联盟"密码:
彩条屋、十月文化、中影动画等联合渲染研发,首次尝试搭建"全流程协作云平台",堪比好莱坞的QA(质量保证)体系。18个月研发出"水墨粒子引擎",次世代流体模拟技术结合,创造出每秒渲染2.4亿粒子数的"山河社稷图"场景。"五维验收标准"从物理运动规律到光影情绪表达设立321项技术指标。


02
科技赋能文化:让神话照进现实
《哪吒2》的成功密码,在于用科技重新解构传统文化:
数字考古复活上古神话:
通过三维扫描技术还原商周青铜器纹样,AI算法生成场景与人物模型,构建兼具历史感与未来感的视觉体系。

资产组负责构建出树的基本造型,然后动画团队根据这个造型进行还原。实际上,这棵巨树是依附在一个直径三公里的天元鼎上的,其规模之大,以至于一个人站在上面几乎看不见。

对于捕妖队的场景,最复杂的镜头包含了多达两亿个角色模型,这些小人整齐地排列成方阵。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团队给这些小人加上防护罩,并将球体压扁处理,底部进行虚化,同时增加了反射层和菲涅耳边光等细节,最终在屏幕上呈现出逼真的视觉效果。

03
科技觉醒,神话新生
基于惯性传感器阵列的动作捕捉系统,实现了角色运动的生物力学精准复刻。

《哪吒2》的全球登顶,标志着中国电影工业正式迈入“科技赋能文化”的新纪元。当AI算法邂逅水墨丹青,当云计算激活上古传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胜利,更是一个民族用科技创新讲述中国故事的雄心。或许在不远的未来,“哪吒宇宙”将与“漫威宇宙”并肩而立——而这,正是科技与文化共振的力量。

来源: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 CG世界、九派新闻、靖江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等
-END-
奉贤科技
奉贤科技
政策口袋书
扫一扫二维码
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