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1 岁的张女士在一次普通体检中,B 超检查发现子宫内膜回声异常,这一小小的异常信号,引起了她的重视,随后她前往嘉定区妇幼保健院就诊。
经进一步检查发现,张女士的宫腔内有一个大小约 10mm 的赘生物,并且该赘生物有血流信号。医生随即为张女士进行了宫腔镜下赘生物摘除手术,而病理切片结果却令人揪心——提示为子宫内膜腺癌I级。幸运的是,由于发现得早,治疗及时,张女士术后恢复情况良好,也不需要进行放化疗。
嘉定区妇幼保健院党总支书记、妇科主任医师甘晓卫介绍,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目前它已经成为仅次于宫颈癌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位居第二位。更令人担忧的是,子宫内膜癌早期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多时候仅仅是在普查或者妇科检查时才偶然被发现。因此,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尤为重要,而 B 超检查作为一种常用、简便且可重复的检查方法,在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筛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B 超检查中,哪些情况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呢?
医生指出,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B 超检查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异常提示:
01
子宫内膜增厚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的厚度会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但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通过 B 超检查,往往可以观察到子宫内膜的厚度超过了正常范围。这种增厚可能是均匀的,也可能是不均匀的,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进一步检查。
02
宫腔线消失、宫腔回声不均匀
正常的宫腔在 B 超图像中会有清晰的宫腔线,回声也相对均匀。当发生子宫内膜癌时,癌细胞的生长可能会破坏宫腔的正常结构,导致宫腔线消失,同时宫腔内的回声变得不均匀,出现一些异常的回声区域。
03
子宫腔内赘生物
有些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在 B 超检查中可以观察到子宫腔内有赘生物。这些赘生物的大小、形态各异,有的可能较小,像张女士这样约 10mm,有的可能更大。它们的存在往往提示着子宫腔内可能存在病变。
04
血流信号增强
B 超检查还可以检测到子宫内膜的血流情况。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通常会发现子宫内膜的血流呈现出比较强的信号,血流丰富。这是因为癌细胞的生长需要丰富的血液供应,所以会刺激周围血管的生成,导致血流信号增强。
医生提醒
子宫内膜病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不同程度的增生逐渐进展至癌变。B 超检查虽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信号,但仅靠 B 超检查还不足以确诊。我们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如是否出现异常的阴道流血、月经紊乱、阴道排液等,以及其他检查方法,比如取出组织做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女性朋友们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尤其是 B 超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也有助于降低妇科疾病的发生风险。
来源:嘉定区妇幼保健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