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月29日上午科普课程1招募】神奇的蝴蝶世界——蝴蝶
蝴蝶世界
蝴蝶属于昆虫纲鳞翅目昆虫,被誉为“大自然的舞者”、“会飞的花朵” ,是人们最喜爱的昆虫之一。蝴蝶大多数体型属于中型至大型,翅展在15~260毫米之间,体型通常长圆柱形,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翅膀上覆有鳞片及毛,形成各种色彩斑斓的花纹。蝴蝶世界中有不少的明星。如难得一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二尾凤蝶、三尾凤蝶、中华虎凤蝶和阿波罗绢蝶等;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美国等国的国蝶。同时还能欣赏到曾经价值36万的光明女神蝶、南美洲特有的蓝光闪闪的闪蝶,以及后翅长有2个巨大眼斑,令人毛骨悚然的猫头鹰蝴蝶。
*蝴蝶的一生 *
蝴蝶的一生包括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昆虫。
*蝴蝶的卵 *
我们一般认为卵是蝴蝶生命的开始,受精卵在有保护作用的卵壳内发育。蝴蝶“妈妈”的产卵地会通过精挑细选,大多数会产在植物的叶片、茎杆或者树皮中。蝶卵真可谓千奇百怪,圆球形(如凤蝶科)、半球形(如蛱蝶科)、椭圆形(如眼蝶科)等等,不同种类的蝴蝶卵,有各种颜色、形状,一些卵还有花纹或卵帽。
* 蝴蝶的幼虫 *
蝴蝶的幼虫时期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毛毛虫时期,是蝴蝶生育周期中最主要的一个取食和生长时期。幼虫主要生活在植物上,以植物的叶片、茎杆为食。幼虫一般需要脱4-5次皮,以适应不断增长的身体。由于后期幼虫食量惊人,因此大部分幼虫我们都认为是农业和林业上的害虫。
鳞翅目昆虫卵的孵化过程
阿特拉斯蝴蝶蜕皮过程
* 化蛹*
蝴蝶的幼虫到了5龄以后,就逐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并开始准备化蛹。蛹期是蝴蝶的转变时期。蛹不吃不喝不动,体内却发生巨大的变化,破坏幼虫的旧器官,创造成虫的新器官。蛹一般依靠末端黏附在植物上,或是用吐的丝将蛹捆绑在植物上。
君主斑蝶化蛹羽化过程
* 羽化成蝶*
成虫期是蝴蝶发育的最后时期,是一生中最美丽的阶段,也是最接近死亡的时期。成虫期主要进行交尾和产卵,繁衍后代。这一时期,蝴蝶的口器就象一根会卷曲的吸管,主要吸食花蜜或露水。善于飞翔。由于不断从一朵花飞到另外一朵花,因此也起了传粉的作用,是花卉和水果的红娘。
红锯蛱蝶羽化全过程
-课程主要内容 -(2025年1月29日上午)
1、博物馆二楼互动教室签到9:00—9:10(10min)
2、展厅参观9:10—10:00(50min)
由博物馆专业的讲解员带领大家走进昆虫生命、昆虫世界、昆虫与人类、昆虫文化四个主题展厅,重点围绕蝴蝶内容进行讲解和互动。
3、探究实验——蝶翅的疏水性探究10:00—10:30(30min)
利用显微镜观察蝴蝶鳞片结构、颜色等,通过实验观察蝴蝶鳞片的疏水性。
4、探究实验——蝶翅物理色与化学色探究10:30—11:00(30min)
在利用显微镜观察蝶翅鳞片的基础上,通过演示实验去认识鳞片的物理色与化学色的区分方法。
5、动手体验——蝴蝶贺卡制作11:00—11:30(30min)
利用真正的蝴蝶翅膀,DIY一份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贺卡。
6、交流互动
知识竞答和发放科普小礼品,领取麝凤蝶蛹。
-上课地点 -
地点:中国科学院上海博物馆展厅、博物馆二楼互动实验室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300号
-课程要求 -
适合年龄6岁及以上的中小学生
-课程费用 -
190元/孩子(包括门票费、课程费、材料费、试验费、资料费等),15元/成人。每增加一学生加190元,每增加一成人加15元,费用以此类推。
-注意事项 -
家长送学生签到后,可跟随参与展厅讲解环节,后续互动教室相关活动家长可选择自由参观博物馆(或者外出自由活动)或者在博物馆内休憩地点等待。
-报名衔接 -
报名人数:满10人成团,限30组家庭参与(报名时请扫描报名表中的二维码入课程群)
二、【1月29日下午科普课程11招募】蜜蜂王国——蜜蜂
*蜜蜂 *
蜜蜂是昆虫纲膜翅目蜜蜂科这一大类昆虫的统称,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与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昆虫之一。
*形态特征 *
1、蜜蜂体长大约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
2、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
3、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
4、腹部近似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针。
*蜜蜂的生活史*
蜜蜂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昆虫。
*蜜蜂在蜂巢中的分工*
蜜蜂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昆虫。
1、蜂王:主要的任务是产卵,分泌的蜂王物质激素可以抑制工蜂的卵巢发育,并且影响蜂巢内的工蜂的行为。蜂王卵一直到幼虫化蛹以前,始终饲喂蜂王浆,使蜂王幼虫浸润在王浆上面。
2、雄蜂:雄蜂的职责是和蜂后繁殖后代。雄蜂一生只有一次与蜂王的交配,交配结束后几分钟内死亡。雄蜂数目很多,在一群体内可能近千个。那些没与蜂王交配的雄蜂在蜂巢中,只知吃喝,不会采蜜,成了蜂群中多余的“懒汉”。
3、工蜂多数的雌蜂在幼虫时期,只有最初几天食用蜂王浆,之后改喂食一般的蜂蜜,因此只会成为工蜂;若能持续食用蜂王浆,最后将成为蜂后(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蜂王)。在同一蜂巢中的工蜂,可以分为三个分工不同的工蜂群——侦察蜂、采集蜂、内勤蜂。工蜂蜇人后,其蜇针连同肠脏留在人体皮肤中,所以很快就会死亡。
-课程主要内容 -(2025年1月29日下午)
1、博物馆二楼互动教室签到13:00—13:10(10min)
2、展厅参观13:10—13:50(40min)
由博物馆的讲解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昆虫生命、昆虫世界、昆虫与人类、昆虫文化四个主题展厅,重点围绕蜜蜂进行讲解和互动。
3、专题报告——蜜蜂王国 13:50—14:20(30min)
讲述蜜蜂的文化、发展史、生境、自我保护、趣闻等。
4、显微观察14:20—14:30(10min)
利用显微镜观察蜜蜂的身体结构,看看蜜蜂的尾针在哪里?
5、蜂针挑取14:30—14:40(10min)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将蜜蜂的毒针挑取出来吧。
5、蜂蜡润唇膏DIY14:40—15:00(20min)
让我们一起利用蜂蜡、精油、唇膏管等自制一只唇膏吧。
6、蜂蜡蜡烛制作15:00—11:30(30min)
让我们一起动手来制作两只不同颜色的蜡烛吧
7、交流分享,发放科普小礼品。
-上课地点 -
地点:中国科学院上海博物馆展厅、博物馆二楼互动实验室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300号
-课程要求 -
适合年龄6岁及以上的中小学生
-课程费用 -
190元/孩子(包括门票费、课程费、材料费、试验费、资料费等),15元/成人。每增加一学生加190元,每增加一成人加15元,费用以此类推。
-注意事项 -
家长送学生签到后,可跟随参与展厅讲解环节,后续互动教室相关活动家长可选择自由参观博物馆(或者外出自由活动)或者在博物馆内休憩地点等待。
-报名衔接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报名人数:满10组成团,限30组家庭参与(报名时请扫描报名表中的二维码入课程群,成功提交报名表并顺利入活动群即代表报名成功)
-课程咨询 -
【咨询时间】09:00-16:00
黄老师:5492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