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而不惧
中医药防治老年性脑退化症
自古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然当我们步入暮年,壮志犹存之时,衰老却也已悄然降临,尤其是脑功能的退化,成为老年群体生活中不可小觑的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有人心生畏惧,不愿承认;有人则不以为然,视其为自然规律。
我们应当如何认识脑退化
采取什么样的防治措施
龙华医院脑病一科
吴攸医师、叶青主任医师、袁灿兴主任医师
共同向大家介绍
什么是老年性脑退化症?
老年性脑退化症有着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老年性脑退化症主要是指以记忆力减退为特征的脑退化性疾病,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代表。从广义角度,任何由于衰老所引起的脑功能减退都可归于此行列,涵盖生理性记忆减退、血管性痴呆、老年抑郁症、老年失眠症、帕金森病等。这些疾病早期可能呈现失眠、焦虑、抑郁、肢体麻木、手足颤动等多样性的临床表现,但晚期又均会进展为记忆认知的退化甚至丧失。
因此,对于老年性脑退化症,我们应秉持辩证的态度去看待。它既是衰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自然生理变化和病理发展过程,对此应正视并坦然接受这一现实;然而,它同时也可能迅速加重,展现出快速进展的病势,对此我们也绝不能掉以轻心,而应积极采取行动,寻求有效方法来延缓其进程。
老年性脑退化症的病症特点
无论是何种老年性脑退化症,脑是其发病的核心。从中医角度来看,脑为元神之府,属奇恒之腑,虽独立于五脏六腑之外,其功能却与心、肾、脾三脏紧密相连,故老年性脑退化症病病证特点主要体现于三方面:
1)心力不济,血脉瘀阻:心作为君主之官,不仅主宰着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还负责调控血脉的运行。常言道“人老先从血管老”,由于衰老导致的心力不济,血管壁硬化,血液循环不畅,易形成瘀血。这种血脉瘀阻的状况会阻碍血液对脑部的滋养,进而影响脑功能的正常运作,从而加速脑退化的进程。
2)肾不藏精,髓海空虚:脑为髓之海。中医理论中,髓的生成与肾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通于脑。因此,当年老肾亏,难以化生精髓上通于脑,又可致髓海空虚,引起脑功能的退化,即王清任《医林改错》所云“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
3)脾失健运,气血乏源: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而脾又主升清,上能升气血精微等营养物质上达于头目而使髓海充盈。当年龄增加,无论是对饮食物还是对于药物的消化吸收代谢能力均有所下降,脾胃负担的加重亦可致气血生成乏源,无力上荣于脑,而加剧脑功能的退化。
老年性脑退化症的用药原则
综合老年性脑退化症的病证特点,该病呈现出多脏腑受累、虚实兼杂的复杂状况,在中药用药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养心补肾是核心:这一原则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心主神明,肾主藏精,心肾交通,是神明发挥正常功能的关键。因此,无论何种老年性退化症在日常防治上须结合病证特点,始终关注并维护好心肾关系。
对心力不足引起脑功能减退,临床常表现为四肢不温、神疲乏力,畏寒怕冷,自汗或汗出不畅等,应配合补心气、温肾阳的药物以实现心肾交通,增强心脏的原动力,代表药物如人参、附子。
对精血亏虚所引起的脑功能减退,临床常表现为齿摇发脱,腰膝酸软,耳目昏花,则应配合补心血,滋肾阴的药物以使心肾相济,以补养先天之精,如生地黄与熟地黄,麦冬的与天冬、夜交藤与制首乌等。
2)通补有度,顾乎脾胃。诚然精血亏虚是引起老年性脑退化症的核心病机,但无论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而言,还是从血管性痴呆等脑退化症的病因特点,都须重视通补结合。
首先其“通”体现在促进气血运行药物的使用,如行气活血的郁金、丹参、红花,通阳散结的薤白、温经通脉的桂枝等。但由于老年人血管脆性较大,对于已服用活血类中成药,或抗凝药物人群,在避免重复用药,且须慎用如水蛭、三棱、莪术等活血力强,破血逐瘀的药物以防止出血。同时,而可加用降香、三七等既化瘀、又止血的作用,可达到活血不出血,化瘀不伤正。
作为慢性衰老性疾病,滋补药物如熟地、黄精、阿胶、龟板等或是膏滋药的应用在老年性脑退化症的治疗上尤为关键,但这类药物由于性质滋腻,对于消化吸收能力下降的老年人而言,常会碍于脾胃运化,导致痰湿的生成。因此在用药时的“通”又体现为对脾胃的调畅,须配伍砂仁、豆蔻、木香等行气化湿药,或是菖蒲、远志等豁痰开窍药。而当出现食欲不振,舌苔厚腻时,应及时停药调整。
3)辨病、对症与辩证相结合。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针对老年性脑退化症病症表现的多样性,在治疗上同样须体现辨病、对症与辩证的结合。如由于高血压病引起的血管性痴呆表现,在用药上可加用平肝降压药,如天麻、钩藤、桑枝、罗布麻等;又对帕金森病手足颤动的表现,在用药上又可配伍祛风通络药,如僵蚕、全蝎、秦艽等。同样对于老年性脑退化症所出现的失眠表现,可佐以半夏、夏枯草、莲子、灵芝、茯神等引阳入阴安神之品;而对于抑郁焦虑之症,又可以柴胡、佛手、香附之品疏肝解郁、以生栀子、莲子心之品清心泻火。
综上所述,老年性脑退化症虽然是人体衰老的自然过程表现,但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过于恐惧。调整心态、积极就诊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专 家 介 绍

叶青,主任医师,龙华医院脑病一科主任,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博士,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睡眠障碍及情志病,记忆力障碍,脑血管病(脑梗塞、脑出血),血管性痴呆,难治性头痛,眩晕综合征,帕金森病,癫痫,各类身体疼痛。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内科病,调理亚健康状态。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龙华医院徐汇院区)
特需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周日下午(龙华医院徐汇院区)
专 家 介 绍

袁灿兴,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帕金森病攻关协作组副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神经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瘀证研究会常务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尤其注重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学术经验的传承,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重点进行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上午(龙华医院徐汇院区)
特需门诊时间:周二下午(龙华医院徐汇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