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关注我们
文│白观止

近期,银行博物馆又收到多批捐赠,内容丰富多彩,品种琳琅满目,意义各具特色。更巧的是这几批捐赠都是出自“老银行”之手,果然最懂银行博物馆的,还得是咱们银行人呀

满怀期望:

“五周岁”的生日祝福

浦发银行退休员工叶光,早年曾任职于工行上海分行工作,自去年向银行博物馆捐赠了一组零存整取小额储蓄存单之后,近期又向银行博物馆捐赠一件“重磅”文物,由上海市老市长汪道涵,为工行上海分行成立五周年题写的书法作品。作品上书八个大字:“迎接未来 谱写新篇”,落款是“一九九〇年秋为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五周年”、“汪道涵”字样。据叶光回忆,这是当年工行上海分行成立五周年之时,银行请市领导寄语题词,由于当时汪市长题写了多张“试笔”,其中一份没有钤印的“副本”,几经辗转保留至今,实为不易。

简明扼要:

信贷员的修炼“宝典”

民生银行退休员工王珺女士,专程来馆捐赠了三册金融旧籍。王女士的父亲是人民银行老领导,曾亲自参与三本书籍的编写工作,其中有一本1963年出版的《怎样当好信贷员》,泛黄的手册只有薄薄70余页,但内容却十分丰富,全书一共九讲,把信贷工作职责任务、资金管理、业务分析、核实反映、制度建设等非常实用的工作方法逐一做了介绍。比如书中有一章专门讲到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不禁想起以前曾经有个传说:一位优秀的信贷员,往往比贷款企业负责人更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原来这些都是当好信贷员的必修课呀。

意气风发:

体育精神的“金”色畅想

在一场参观接待中,银行博物馆藏品征集又迎来意外之喜,上海银行员工吴凌云随单位来馆开展支部活动的时候,向博物馆捐赠了两枚早期的金融行业老徽章。一枚是上海财政金融徽章,另一枚是1951年中国银行第一届运动会纪念徽章。特别是这枚运动会徽章,色彩丰富,画面生动,一位身着运动装的运动员,以跑步冲线的姿态作为主体。桌边还装饰有齿轮、麦穗等图案。银行历来有举办丰富文体活动的优良传统,这枚徽章真实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之初,银行业开展体育运动的精彩时刻。

依法合规:

会计制度的“大观园”

工行甘肃分行运行管理部原总经理苏力,退休前从事银行会计等各方面工作,平时也是银行博物馆公众号的忠实“粉丝”。某日在公号后台给博物馆留言,表示有一些个人保存的资料希望捐赠给博物馆,联系上之后便寄来了厚厚一摞从196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制度、出纳会计制度汇编等资料6册。这些资料系统记载了早年银行的各类会计制度和工作要求,反映了银行历来注重业务制度建设,是银行“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的“三铁”精神的直观体现。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进入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