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

今年是十二生肖中的蛇年。相信大多数人一说到蛇,就会联想到这样的形象——细长的身体,时不时吐出的“信子”,再加上一副锋利的毒牙。那么,蛇为何能够在生肖属相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在古代文化中享有独特的崇高地位呢?

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何鑫于2025年第1期《科学画报》发表深度报道《蛇年说蛇》,介绍了与蛇有关的生动有趣又硬核专业的知识。

1月11日何鑫将携《科学画报》来到大零号湾图书馆,带来“蛇年说蛇”主题讲座。讲座中,何老师将带领读者们聊聊古今中外的蛇类趣闻,再从生物学的角度,仔细解读蛇类独特的身体构造和行为模式,让大家了解蛇类家族的分类和生物演化过程。

活动时间

1月11日(周六)

14:00-15:30

活动地点

大零号湾图书馆四楼报告厅

报名方式

长按下方二维码报名参加

(限180人)

嘉宾简介

何鑫

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生态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动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荣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一等奖获得者、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家、上海市科协“谁是王牌诠释者”冠军、第十四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新锐人物10强等奖项和称号,编著有《环游加拉帕戈斯》《达尔文密码》《一龙在手不如万鸟在野》《鸟类行为图鉴》《发现科学百科全书:动物》《国门上的43种珍稀动物档案》等图书,参与数十部科普短视频、纪录片的制作。

推荐书籍

《科学画报:蛇年说蛇》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主管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主办

《科学画报》创刊于1933年,由中国科学社在上海创办,距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综合性科普期刊,《科学画报》书写了中国民众追寻科学、创新图强的历史长卷。它图文并茂地普及国内外科技进展与科技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帮助了一代又一代人提高科学素养,引导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投身科学事业。

《科学画报》创刊至今,先后有茅以升、华罗庚、周培源、杨振宁、钱三强、钱伟长、谈家桢、苏步青等一大批知名科学家、学者为其题词或撰写文章,并高度评价《科学画报》为推动科普事业发展、提高民众科技素养所作出的贡献。

点击下方图片订阅

2025年《科学画报》全刊

直播预约:

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直播

关注科学画报视频号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