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TER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药食同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公告,正式将地黄、天冬、麦冬、化橘红等4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既丰富了食药物质的种类,也为人们的健康饮食提供了更多选择。

下面来介绍一下食药物质目录的新伙伴~它们都与冬季养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1

地黄

地黄,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滋阴补血、益精填髓,被誉为“四大怀药”之一。

在冬季,人们可以用地黄来煮粥、炖汤,既能滋补身体,又能暖身驱寒。

【僵蚕地黄粥】

食材:粳米100克、僵蚕20克、生地20克、熟地20克

做法:将生地、熟地、僵蚕用清水浸泡30分钟,与其浸泡水一起倒入锅中进行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20分钟,然后过滤药渣,取药汁,用粳米、药汁和清水煲粥即可。

2

麦冬

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益胃平肝、滋补虚损的功效。

在冬季,可以用麦冬来煮粥、炖汤,既能调理脾胃,又能滋补身体。

【麦冬无花果排骨汤】

食材:排骨250克、无花果 5个、麦冬10粒、生姜4片、盐适量

做法:排骨洗净无需焯水,无花果洗净一开四,入炖盅。麦冬、生姜片入炖盅加水至九分满。放入蒸箱蒸90分钟,取出加盐即可。

3

天冬

天冬,又名天门冬,具有养阴润肺、清热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

主要食用方法为蒸食、煲汤、酿酒、茶饮、煮粥、制作蜜饯等。冬季气候干燥,容易感到口干舌燥,而天冬能够缓解这些症状。

【天冬黑豆粥】

食材:天冬30g、黑豆30g、黑芝麻30g、糯米60g、冰糖适量

做法:将天冬、黑豆、黑芝麻及糯米洗干净。放入砂锅,加水同煮成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再煮1~2沸即可。

4

化橘红

化橘红是冬季止咳化痰的良药。它具有散寒燥湿、理气化痰、宽中健胃的功效。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感冒咳嗽,化橘红能够很好地缓解这些症状。在冬季可以用化橘红来泡茶、炖汤,既能止咳化痰,又能暖胃驱寒。化橘红也有制作饮料、糖果、蜜饯果脯和糕点等传统食用方式。

【罗汉果橘红茶】

食材:罗汉果1/3个、陈皮1/3个、橘红2片、茯苓适量、甘草适量

做法:所有食材洗净后加入2L清水,煮1小时即可。

截至目前,《食药物质目录》里一共有106种药食同源物质,分别是: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当归、山柰、西红花(在香辛料和调味品中又称“藏红花”)、草果、姜黄、荜茇 、党参、肉苁蓉(荒漠)、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山茱萸、天麻、杜仲叶、地黄、麦冬、天冬、化橘红。

此次地黄、天冬、麦冬、化橘红被纳入食药物质目录,不仅意味着它们在食品安全上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也标志着药食同源的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赶紧把这四位新朋友加入你的饮食清单吧!

end

供稿:食品与营养卫生科,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