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七大奇迹”的知识是在全球化过程中传入中国的重要西学知识,明代首先由来华意大利教士艾儒略在《职方外纪》中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等,并最早将“世界七大奇迹”简称为“七奇”;清代来华的比利时西士南怀仁在所著《坤舆图说》一书中详细解说了关于“天下七奇”,这是首次完整引入“世界七大奇迹”这一文化景观,以形象化的图文加以全面的展示。

在18世纪清人的视野中,形成了以《四库全书总目》为代表的官方认识和以张潮《虞初新志》的“七奇图说”、王士禛《池北偶谈》“七奇”为代表的民间接受的两个不同的知识传授系统。

19世纪中国学者魏源和徐继畲以及《点石斋画报》报刊,接续了明末清初旧西学的传播信息,再度重提“天下七奇”,将之作为新西学知识整体的一部分加以呈现。

推荐阅读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馆藏信息

《世界想象:西学东渐与明清汉文地理文献》

作者:邹振环

出版社:中华书局

索书号:K928.6/2151

ISBN:978-7-101-15843-4

12月27日,复旦大学教授邹振环在上海图书馆为读者带来“世界七大奇迹”知识在明清中国的传播”讲座活动。“世界七大奇迹”作为在全球化过程中传入中国的重要西学知识,最早由何人引入中国,在清人的视野中,有哪些不同的传授系统?清季学者如何重新言说?透过这一条知识线索,明清中国与世界的知识性互动可得瞻览。

活动时间

2024年12月27日 (周五)

14:00—16:00

(请读者提前20分钟到达活动地点)

活动地点

上海图书馆东馆7楼

7-03研讨室

(合欢路300号)

活动嘉宾

邹振环

历史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及中国的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新竹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日本关西大学客座研究员;曾赴英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斯里兰卡、菲律宾等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进行访学与交流。

活动预约

长按识别小程序码

预约活动

活动直播

长按识别二维码

观看直播

(友情提示:活动前1小时更新)

图文由中华书局提供

图文编辑:魏云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