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代表纹饰时,我们会想到饕餮纹、祥云纹、如意纹、凤鸟纹等等,但似乎鲜有条纹元素?其实,条纹元素低调而古老,在千年以前古人使用的器物和符号上较早出现的就是条纹,看似不起眼,却意外地承载了古代先民的智慧与时代的印记,蕴藏了丰富的信息。
从远古时期石器、陶器上质朴神秘的纹饰,到蕴含天地哲理的八卦纹符,再到绚烂多姿的民族服饰图案,条纹就像是一位低调优雅的密码师,默默地记录着华夏儿女的智慧与文化传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些条纹背后的神秘面纱,看看它们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的!

想象一下,你穿越到了那个满是野兽和原始人类的远古时代。这时候,你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石器,上面刻着一些歪歪扭扭的线条。没错,这就是远古人类的“艺术作品”——条纹!这些条纹大多是由自然形态和工具使用痕迹形成的,虽然看起来有点简陋,实则是华夏文明初期智慧的火花。
随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陶器诞生了。这些陶器上的条纹更是五花八门,最初有布纹、席纹、绳纹,这些大多是制作时无意留下的痕迹。随后,彩陶出现,纹饰逐渐多样化,包括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及几何纹等等。
这些纹饰不仅让陶器看起来更加美观,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着丰富的远古信息,反映了先民的生活状态与审美意识,成为我们窥探古人思想的重要窗口。
石刻卦筹与陶制太岁
图源:“纹艺自然”艺术自然主题科普展
说到彩陶,不得不提的就是上山文化。上山文化距今约11000到8500年,是浙江乃至整个中国东南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世界最早的彩陶就出现在这里。上山文化的彩陶分为红彩和乳白彩,红彩陶器的口沿上常常有一周深红条带纹。乳白彩的纹饰更加丰富,有太阳纹、短线组合纹、点彩等图案。
这些图案除装饰含义外,另有符号化的意象指代,比如太阳纹体现了先民对宇宙、天体的关注。有些陶罐肩部绘制着平行的短线条纹,可能有着计数或者分辨的功能,还有研究者认为其中部分长短不一的短线条纹是卦符的早期形式。
舞蹈纹彩陶盆
图源:图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https://www.chnmuseum.cn/zp/zpml/kgfjp/202008/t20200824_247247_wap.shtml
上山文化陶器的纹饰尽显神秘、质朴。先民们以天地万物为参照,用简洁的线条构成图案,反映他们所认知的世界。古代先民在制作陶器时,一边转着陶轮,一边用各种颜色的颜料在陶器上画出一道道条纹。
他们或许是在记录生活,或许是在表达情感,又或许是在探索宇宙的奥秘,这些条纹就像是一条条穿越时空的密码,等待着我们去解读。
浙江的上山文化彩陶,最早在2010年发现于永康湖西遗址。在该遗址出土的一件红衣圈足盘的矮腹外壁上,发现了连成一线的乳白点彩残陶片;又在一件侈口罐的颈下部发现一圈宽带的条纹红彩。这也是迄今发现的上山文化彩陶的两种基本类型。
湖西遗址出土上山文化彩陶(点彩与条纹彩)
(图源:蒋乐平.彩陶的起源与传播——从浙江地区的发现说起[J].中原文物,2023,(01):46-54.)
条纹不仅出现在石器、陶器上,还广泛运用在符号表达中。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八卦图,就巧妙地运用了黑白相间的条纹元素。通过阴阳爻的排列组合,深刻地揭示了宇宙万物对立统一、生生不息的哲理。
据说,距今六、七千年前,伏羲先圣顶天立地,面南背北,左东右西,远观天地,近取诸身,思索苍穹,果断地画了八个符号,后命名为乾、 兑、离、震、巽、坎、艮、坤。
八卦图是一种古老的图形符号,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易经哲学,它由八个卦象组成,每个卦象由三个线条组成,这些线条分为两种:实线和虚线,实线代表阳,虚线代表阴。最初的八卦图是用横线和折线表示,横线表示阳,折线表示阴。这种阴阳观念贯穿于八卦图的始终,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表达。
八卦与符号的对应关系
图源:作者自绘
其实,八卦图不仅仅是一个哲学符号,它还是一个实用的工具。在古代,人们常常用它来解读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比如天气变化、战争胜负等等。在先天八卦当中,八个卦位可以表示八个节气,以立春为起点,顺时针旋转观察,时间的先后就能对应上。其余的节气可以在八个卦位之间进行推演。
八卦与节气对应关系
(图源:赵杰.从地理视角看太极八卦[J].地理教育,2022,(S1):126-127.)
站在八卦图前,看着那些黑白相间的条纹交织在一起,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宇宙之中。既能够让我们感受到阴阳的平衡与和谐,也能够感受到古人对宇宙规律的敬畏和探索。
锦带书中的条纹智慧
在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一带,有一种古老的、女性专用的书面表达符号系统——锦带书。锦带书往往被编织成带,用折线和横线来表示阴阳,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演变,最终形成了这种独特的书面表达符号系统。其中有些符号可见于附近出土的五千多年前的崧泽和良渚文化陶器。经纬织带范式则最早发现于崧泽陶罐刻图。
锦带书字符与汉字对应表
图源:“纹艺自然”艺术自然主题科普展
编织成带的锦带书实物
图源:“纹艺自然”艺术自然主题科普展
锦带书曾经是当地女性表达感情和记录生活的智慧结晶,但是解放后因为女性扫盲而失去生存土壤,己经失传半个世纪。现在尚有极少数创作者还在世,并有少量文献残留在民间。
2021年到2023年,在奉贤区文旅局的交持下,复旦大学李辉教授与清华大学赵丽明教授联合组队,一起调查了奉贤和周边区县,找到了锦带书流传的范围。团队调查走访了该区域内所有的村落,采访了大量老年妇女。经过努力抢救,终于收集到了近两百篇文献,整理出约五百字,内容分为风雅颂瑞素五大类:
1、风:情诗与生活故事,
2、雅:礼仪诗,
3、颂:赞辞和颂歌,
4、瑞:谶纬符箓卦书八字等,
5、素:简单重复的花纹表达较为单一的吉祥寓意。
锦带书中宇符的形态很丰富,初步分析其字形的相似性,与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刻符、楚篆、隶书等都似有关系。还包括大量象形图案和会意组合。这是世界文字中的一朵奇葩。文献中还记录了很多起源于本地古代越人的风俗,著名的《越人歌》也在锦带书文献中发现,体现了民族和谐交融的历史。
因为编织工艺特征,锦带书的字符中有许多条纹结构。这些条纹就像是锦带上的密码,记录着女性的情感和智慧,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见证。
锦带书诗歌《采莲曲》
图源:奉贤锦带书精选十二篇
锦带书诗歌《五愿颂》
图源:奉贤锦带书精选十二篇
少数民族服饰中的条纹风情
少数民族的服饰纹饰精美、色彩绚丽,这一特点很可能是由于他们所聚居的区域地形复杂,不利于各民族间的直接交流与沟通。在语言和文字作为沟通媒介存在障碍的情况下,服饰便承载了更为丰富的象征性信息,颜色与纹饰成为了一种视觉语言,用以传递情感、标示身份乃至记录历史。条纹就是很多少数民族非常喜爱的服饰纹饰。
比如独龙族的独龙毯,就是一种以彩色条纹为主的传统服饰。独龙毯以棉麻为原料,用植物染的五彩线手工织成,质地柔软、古朴典雅,是独龙族人特有的民族工艺品。
独龙族服饰
图源:“纹艺自然”艺术自然主题科普展
独龙族的条纹设计灵感源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他们生活的独龙江峡谷,常年湿润多雨,因此经常能看见彩虹。独龙族人将这种自然现象融入他们的服饰艺术中,选择彩虹颜色的织线织造条纹,寓意生活像彩虹一样多姿多彩,因此独龙族也被称为“织彩虹的民族”。
现代独龙族纺织独龙毯配色与排列
(图源:童慧琳,夏帆.独龙族条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服装设计师,2023,(07):89-93.DOI:10.20100/j.cnki.cn11-4548/ts.2023.07.009.)
独龙毯实物
图源:“纹艺自然”艺术自然主题科普展
除了独龙族之外,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也喜欢在服饰上使用条纹元素。比如德昂族的筒裙,就是以黑色为主,织有深色条纹。不同支系的妇女,多用横织的线条颜色加以区别。自称“梁”支系的妇女筒裙上,横织红、绿、黄、黑等颜色的宽线条纹饰,通常选用两色来搭配,条纹间距均等;自称“别列”支系的妇女的筒裙上,横织大红线条纹饰;自称“汝买”支系的妇女筒裙,则以黑线做底色,夹杂有彩色细线条纹。这些条纹不仅让筒裙看起来更加美观大方,还承载着德昂族人的传说和信仰。

德昂族服饰
图源:“纹艺自然”艺术自然主题科普展
德昂族服饰实物
图源:“纹艺自然”艺术自然主题科普展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条纹元素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寓意,成为了文化传承与审美表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我们再次审视这些充满历史底蕴的条纹元素时,不禁为古人的巧思与匠心所折服。条纹不仅记录了华夏儿女对美的追求与创造,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智慧。
如今,条纹元素更是在演变与创新中展现出了新的生命力。它不仅在传统文化艺术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在现代设计、时尚潮流中焕发出新的光彩。如果你想要探索更多关于条纹的“密码”,那么快来上海自然博物馆“纹艺自然”艺术自然主题科普展参观吧!
“
“纹艺自然”艺术自然主题科普展

地点: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地下二层中庭
展出时间:2024年11-12月
参考文献:
[1]蒋乐平.彩陶的起源与传播——从浙江地区的发现说起[J].中原文物,2023,(01):46-54.
[2]朱姝妤.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纹饰反映的信仰崇拜与审美意识研究——以仰韶文化的彩陶图案装饰为例[J].天工,2024,(19):17-19.
[3]童慧琳,夏帆.独龙族条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服装设计师,2023,(07):89-93.DOI:10.20100/j.cnki.cn11-4548/ts.2023.07.009.
[4]熊浩杰,马云林,田野.滇西南德昂族女子服饰特征及成因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2,31(02):41-47.DOI:10.13934/j.cnki.cn51-1729/g4.2022.02.010.
[5] 赵杰.从地理视角看太极八卦[J].地理教育,2022,(S1):126-127.
[6]李文照.先天八卦图之原生实相论伏羲八卦的生成组合[C]//国际易学联合会,贵州省易经研究会.第七届国际易学论坛论文汇编,2015:4.

作者 魏笑颜
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