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
儿童感冒高发
许多家庭都备有感冒药
你清楚儿童感冒药
有哪些种类
该怎么用吗

根据所含成分的多少,感冒药可分为单方和复方制剂,以后者为主,药物名称中常含有“氨酚”“扑敏”“那敏”“麻”“美”“咖”“烷胺”等字眼。
按照中西药的成分不同,感冒药可分为西药(如氨酚伪麻那敏口服溶液,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马来酸氯苯那敏)、中药(如小儿双黄连口服液,含有金银花、黄芩、连翘)和中西药(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
依据药理作用不同,感冒药又可分为抗过敏药、解热镇痛药、减充血药、镇咳药、祛痰药。复方感冒药一般为以上五种药理成分组合而成。每种成分的治疗作用及代表药物如下。
1
抗过敏药

● 作用:缓解流鼻涕、鼻塞、打喷嚏等症状
● 代表药物: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西替利秦滴剂等
2
解热镇痛药

● 作用:缓解发热、头痛、咽痛、全身酸痛等症状
● 代表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3
减充血药物

● 作用:减轻鼻塞、鼻黏膜充血等症状
● 代表药物:伪麻黄碱等
4
镇咳物
● 作用:缓解咳嗽症状
● 代表药物:右美沙芬、福尔可定、可待因等
5
祛痰物
● 作用:缓解痰多、不易咳出的症状
● 代表药物: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愈创木酚甘油醚、羧甲司坦等
正确使用儿童感冒药

1. 普通感冒无须使用抗病毒药

尚无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流行性感冒可以使用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 应慎用含金刚烷胺的抗病毒药。
2. 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中药

很多家长认为中药副作用小,擅自给小孩服用中药感冒药。实际上,中医理论治疗感冒与西医有很大区别,中医学将感冒分为风热型、风寒型、内伤型和暑湿型等。使用中药治疗儿童感冒,家长应在中医师指导下用药,不要盲目自行使用。
3. 切勿滥用抗菌药

滥用抗菌药物是普通感冒治疗的一大误区。一项关于中国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40.5%的儿童由父母自行使用抗菌药。许多家长认为咽部有炎症,应该吃消炎药。其实,消炎药不等于抗菌药,而是指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使用抗菌药物前,首先要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其次还要根据病原学检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4. 合理使用解热镇痛药

儿童感冒时,若出现低热,精神状态佳,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可以先进行物理降温;当体温≥38.5℃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常用的有布洛芬(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和对乙酰氨基酚(用于2个月以上的儿童)。阿司匹林虽然退热效果好,但容易导致消化道出血,还可引起瑞氏综合征。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造成肝损伤,家长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用法、用量给孩子使用。此外,循证医学证据不足以支持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使用治疗儿童发热。
5. 痰多时慎用镇咳药

咳嗽是机体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通过咳嗽可以排除分泌物。镇咳药会抑制痰液排出,痰多的儿童慎用。剧烈咳嗽的患儿可使用右美沙芬,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雾化治疗。可待因具有成瘾性,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
6. 酌情使用祛痰药

若只是干咳或鼻涕倒流到喉咙,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若有痰液不易咳出,可以按照医师的要求使用化痰药。除氨溴索外,还有一种常见药氨溴特罗(氨溴索+克伦特罗),其中的克伦特罗有心悸、颤动等副作用,应慎用。雾化给药对儿童而言是一种更安全的方式。
7. 慎重选择感冒药种类

治疗儿童感冒,家长应在医生指导下对症选择合适的药物。给儿童服药前,家长应查看说明书,弄清楚所含成分,避免合用含有相同或相似活性成分的感冒药,以免用药过量、引发不良反应。美敏伪麻溶液(第一代抗组胺药+伪麻黄碱+右美沙芬)是治疗无热感冒的经典配方,可以有效缓解儿童鼻部卡他症状,发挥非依赖性止咳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抗组胺药可引起嗜睡,年龄较小的婴儿慎用。减充血剂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有心血管和高血压疾病患儿须慎用,家长或监护人不宜自行给2岁以下婴幼儿使用,应听从医师或药师建议。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药学部
李紫薇 李智平(主任药师)
击图片,订阅2025年杂志,早订有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