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生命长河展区是古今明星生物的大荟萃,很多现生生物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远古亲戚,比如孔雀和恐龙隔空相对,萌狮和刃齿虎遥遥相望……
那么我们可爱的国宝大熊猫乃至现生所有8种熊科动物可以在这里找到它们的前辈吗?
现生熊科动物共8种,上海自然博物馆熊岛展示了6种
来源:作者
当然了!
它们的前辈就是你经常站在旁边合影的巨型短面熊(不是古代大北极熊!)和它旁边的洞熊!(划去洞熊,这集你不是主角)
左:洞熊骨架,右:巨型短面熊模型
来源:作者

展品档案 ◐ 

【物种名称】

巨型短面熊 Arctodus simus

【分类】

哺乳纲-食肉目-犬型亚目-熊科-眼镜熊亚科-短面熊属

【生存年代】

距今约80万年-1万年

【生存状态】

灭绝

【生存区域】

北美洲

【所在展区】

1层 生命长河展区-古今生物主题区

灭绝的巨大“萌”熊
巨型短面熊 Arctodus simus 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古熊,它生活在更新世的北美洲。种名simus,意味着非常大。的确,体重900公斤 、四足行走时肩高1.7米、后腿站起来身高超过3.4米的短面熊,堪称史前最大的熊之一
生命长河展区的巨型短面熊
来源:上海自然博物馆
即便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看起来和它有些撞脸的北极熊,在短面熊面前也要自称一声小弟,北极熊是一种两性体型相差较大的熊,成年公北极熊站立时可高达约2.5米,最重可达798公斤,成年母北极熊体型则小得多。
北极熊 | 来源:wiki
与今天常见的熊科动物不同,巨型短面熊看上去不仅像是被放大了,它的四肢也像被拉长了。高个子、大长腿的它行走起来也更为迅速敏捷。不过它们的四肢更适合长途行走,而不是快速奔跑捕猎。
“短面”萌熊,不是真脸短!还超凶!
短面熊属下共有两种,分别是体形巨大的巨型短面熊以及体形稍小的倭短面熊,巨型短面熊由倭短面熊演化而来。
巨型短面熊的骨架 | 来源:wiki
它们的名字中都带有“短面”两字,但巨型短面熊的头骨其实并不短,可长达52厘米,超过所有现生的熊,只是它们的口鼻部较深,鼻骨较短,吻部相对于整个头部的比例较小,所以看起来显得脸短。(通俗来说,就是嘴套部位比较短)
巨型短面熊头骨 | 来源:wiki
别以为它长着短萌的吻部,就是个好欺负的主。人们长期认为,巨型短面熊以肉食为主,甚至能主动捕猎野牛等大型食草动物。后续化石同位素检测的研究也发现,肉类在巨型短面熊的食谱中确实占据较高比例。
短面熊捕猎复原图
来源:https://www.deviantart.com/
但牙齿化石显示,它们和大多数现代熊一样,是杂食动物,除了吃肉,它也会吃大量的植物。在南达科他州和育空地区发现的短面熊粪便化石中还发现了杜松种子。此外,生活在不同区域的短面熊肉食和素食的比例也可能不一样。
杜松种子,一种柏树的球果 | 来源:wiki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短面熊在北美大陆上的生活情形:凭借大块头、大长腿、发达的嗅觉和粗壮的臼齿,巨型短面熊可能会漫步在北美北部的荒原上,四处抢夺猎物或是寻找腐尸,找不到肉就吃素
古代的短脸家族
如果说巨型短面熊是史前的“北境之王”,那么“南方霸主”的称号非窄齿南美短面熊Arctotherium angustidens 莫属,它又被称为细齿巨熊,是一种比巨型短面熊还大的熊。站立高度接近4米,体重可达1100千克-1600千克。
窄齿南美短面熊复原图
来源:https://www.tumblr.com/
巨型短面熊和南美短面熊都属于眼镜熊亚科(也叫作短面熊亚科),在史前,这个亚科曾经称霸整个美洲。
南美短面熊生活场景复原图
来源:https://domainofthebears.proboards.com/
短面熊可以说是人类史上曾面对过的最恐怖的捕食者之一。这些短脸巨熊们又是因何灭绝的呢?原因可能很复杂,科学家们至今仍不能确定。可能的原因之一是新仙女木事件(一段持续约1300年的气候快速变冷事件)导致的温度骤降,短面熊无法适应这种气候突变,逐渐走向灭绝。不过这些都需要更多的化石证据才能得出结论。
存留至今:最后的短面熊
和远古时期的熊丁兴旺相比,现生的熊科动物家族成员不多,仅有3个亚科5属8种。分别是大熊猫、眼镜熊、棕熊、北极熊、美洲黑熊、亚洲黑熊、懒熊和马来熊。除了大熊猫属于大熊猫亚科,眼镜熊属于眼镜熊亚科,其他的6种熊都属于熊亚科。
虽然短面熊的外形特征和棕熊比较接近,但和它亲缘关系最近的现存近亲为眼镜熊。仔细看,你可以发现眼镜熊的脸部也比较短,它可是短面熊家族仅剩的独苗。
眼镜熊头部特写 | 来源:wiki
眼镜熊也叫安第斯熊,是南美洲特有的一种熊,也是南美洲现存唯一的一种熊。它们的眼睛周围通常有明显的米色或姜黄色斑纹,看上去像戴了一副眼镜,所以被叫做眼镜熊。
但并非所有的眼镜熊都有“眼镜”斑纹。每只熊身上的浅色斑纹的图案和范围都略有不同
眼镜熊 | 来源:维基百科
眼镜熊喜欢吃植物,最常见的食物有仙人掌、凤梨科植物和森林里的各种水果。
滚滚:眼镜熊也喜欢吃植物?我有同好了!| 来源:wiki
生存不易的现生熊
自史前时代起,人类便开始捕猎熊来获取它的肉和毛皮。凭借强大的体魄,熊在人类的生活和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世界各地都有关于熊的神话传说,还创造了很多以熊为主题的艺术品。
日本阿伊努人的熊祭 | 来源:维基百科
 世界技能大赛上的熊雕塑 | 来源:作者
而在现代社会,由于人类对熊栖息地的侵占以及非法熊制品交易,熊的生存面临严峻压力。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已将6种熊列为易危物种,即便是像棕熊这样的“无危”物种在某些国家也面临着局部灭绝的风险。
而曾涌现过窄齿南美短面熊、巨型短面熊这样的庞然大物的眼镜熊亚科,目前也就剩下眼镜熊这一根小独苗了,大熊猫亚科也仅剩下大熊猫一种。为了不让现生的8种熊成为短面熊那样的古熊,大家多多关注它们吧!
就从认识这8种可爱的现生熊熊开始!
冰原猎手·熊科大当家·毛色透明熊——
北极熊Ursus maritimus(易危)
毛绒玩具 ·熊科二当家·亚种很多熊——
棕熊Ursus arctos(无危)
数量最多·适应能力最强·毛色有时不黑熊——
美洲黑熊Ursus americanus(无危)
狗熊本熊·熊瞎子·月亮熊——
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易危)
白蚁消灭者·树懒替身·潦草小熊——
懒熊Melursus ursinus(易危)
人里人气·真没穿皮套·太阳熊——
马来熊Helarctos malayanus(易危)
短脸世家独苗·水果猎熊——
眼镜熊Tremarctos ornatus(易危)
竹林萌物·国民顶流熊——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易危)
以上图片来自wiki
而对于短面熊这样已经灭绝的古熊,我们除了增加对它们的了解之外,还可以带着它的不等身手办跟它合个照,以纪念它在生命演化的长河中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 走进展区系列 /

透过展品讲述自然历史,是自然博物馆的功能之一。从远古巨兽到现生动物,再到身边植物,展品不仅是自然的见证者,更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生命的重要窗口。

在“走进展区”系列科普文章中,我们将把文字和展品结合起来,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中进行一场时空穿越,为您揭示它们背后来自过去的讯息与来自现代的知识,用文章见证天地间的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作者  短面熊(杨梦霞)

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

科学审核  葛致远(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 生物学博士)
编辑  一星期
文章为上海自然博物馆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想投稿吗?
投稿请戳lvluotougao@sstm.org.cn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