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雪节气进入冬月,天气越来越冷。俗话说“小雪应清肠,大雪宜进补”,此时适合大补。而进补,少不得人参。
人参有“百药之王”“百草之王”的美誉,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的功效。民间有“人参能吊命”“人参年份越久越好”的说法,事实真的如此吗?
“吊气延命”属特例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元气是由元精(父母之精)所化生,是人体生命之根本,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而人参就具有大补元气的功效,所以在许多文艺作品中,常出现快断气之人服用人参后活过来的剧情。
关于人参“吊气延命”的说法流传较广,但这仅指某些特定情况,如元气虚脱证、肺脾心肾气虚证、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等。例如:在酷暑天大量出汗的情况下,有些中暑患者由于体内津气过分消耗导致晕厥,其苏醒后,含服一点参片或喝点参水,能有效补充人体耗散的津气。但不是所有“命悬一线”者都适合使用人参,如实证、热证,以及湿热内盛、正气不虚的患者,不宜使用人参“吊命”。盲目寄希望于人参“起死回生”并不可取。
人参并非越老越好


影视剧中总爱用到“百年老参”“千年老参”这类词,人参年份越久,真的药效越好吗?
首先能肯定的是,人参的营养物质含量与生长时间有关。很多研究发现,无论是林下参、野山参、红参,还是生晒参等品种,其人参皂苷、有机酸、淀粉等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差异与人参的生长年份和生长环境有密切联系。大家往往认为,人参年份越久越好,但这仅对野山参而言,且目前缺乏科学依据。
针对林下山参的研究发现,种植5年内的人参,根部的人参皂苷含量随年份增加而增长;但5年后的人参,其成分就无明显增加了。所以说,人工养育的人参并不是年份越久,功效越好,需要结合人参种类、生长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专家提醒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常将人参作为一种礼品赠送亲朋好友,而有些人则将其作为日常保健品食用,导致过度使用,出现兴奋、失眠、神经衰弱、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疾病的治疗是复杂且系统的,大家不可盲目使用人参进行日常补益,或者在危急时刻当作起死回生的“救命稻草”;也不可将其过度神话,而应客观理性地看待人参的作用功效,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急诊医学科主任医师 方邦江
击图片,订阅2025年杂志,早订有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