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为何一眼就能指出破案的关键?

——因为他能看见别人看不到的细节

看似皆系无关紧要的小事,但正如作者所言:“不去理解这个细节,就不会明白这位作家好在哪里。”

摘自《无声的细节》

本书作者走走,是小说家兼《收获》杂志编辑。她还是一名高校老师,是华东师范大学创意写作专业《创意写作入门》课程的授课导师。

本书是对中外小说及影视改编作品的文本细读与细节剖析。走走引导学生去挖掘作者在故事和文本背后所寄寓的思想、情感,细细品读作者在创作中对结构、语言乃至标点符号的运用,如何在推进情节、塑造人物、完成表达上发挥作用,击中读者。

“一个人可以有多种痛,

最大的痛叫做不甘。”

《青衣》是毕飞宇代表作之一。

小说灵感来自1998年12月一期《扬子晚报》,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关于一位身染沉疴的艺术家的报道。这位艺术家在北京演出时,救护车就停在人民大会堂西门外,外界给予这位艺术家的评价是“德艺双馨”。

毕飞宇在崇敬这位艺术家艺德的同时,也看到了另一层面:“一个女人的内心往往比‘德艺双馨’要丰富得多、开阔得多。”

正是在这则报道的启发下,他开始创作《青衣》。

长按二维码

在线阅读

《青衣》

作者:毕飞宇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

青衣是戏曲中旦行的一种,主要演绎命运多舛的女性形象,青衣筱燕秋在剧目《奔月》中饰演嫦娥。月亮是清冷的,嫦娥则因为跟整个男权体系割裂而孤冷。

由小说改编的同名舞剧《青衣》

图源/亚彬舞影工作室

《青衣》是一部中篇小说,时间跨度整整四十年。作者用了点滴的笔墨,蕴含了一个饱含张力的人生故事。

毕飞宇说:“筱燕秋的悲剧是多重的,最终的结局是输给了时代和命运。人身上最迷人的东西有两样,一,性格,二,命运,它们深不可测。它们构成了现实的与虚拟的双重世界。命运才是性格,这个结论是狰狞的,东方式的。”

“真正的自由意识是什么呢?

是我可以为你服务,可以给你做牛做马,但必须是我自愿的。如果有一天我不想做了,你就是把我杀了,也不会改变我的想法。

这就是我精神上的自由,即使戴上枷锁,我还是自由人。”

《青衣》是那种悲悲切切的女性形象,这已经暗示了主角悲剧性的命运。

而《钢琴教师》的德语标题直译是“女钢琴演奏家”,小说作者曾经解释过这个标题,“女钢琴演奏家”无权去拥有创造能力,甚至无权去拥有自己的生命。

长按二维码

在线阅读

《钢琴教师》

Die klavierspielerin

作者:[奥] 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2023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埃里卡是一个重复表演者,尽管母亲寄予厚望,她仍然不是那种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她只是去重复别人的曲子。她的一生,从学音乐开始,一辈子没有办法摆脱那些作曲者。这一观点,也把小说中被动性的精神本质推向极端。

走走认为,《钢琴教师》的作者耶利内克,是一个很好的女性主义作家。小说中某些情欲的描写是为了让读者理解女主角埃里卡的服从性,她是用服从来达到自己的自由追求,情欲是女性自由意识的觉醒。

作者写作的目的是戳破欲望。耶利内克的视角是一种抛弃了女性,独立在女性之外的视角。读者可以在耶利内克的小说中看到人物自己跟自己的对抗。

从本质上讲,这是一个哲学价值观的问题。

“如果一个女性要释放真正的自我,实现她的欲望,不管是情欲还是事业欲,她一定要对自身进行改造,不管是毁灭性的,还是重塑性的。”

《黑天鹅》由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执导,娜塔莉·波特曼、文森特·卡索主演,于2010年12月在美国上映。影片讲述了一个芭蕾舞女演员为了完美的舞台呈现所付出的昂贵代价。

 

电影以梦境开场,梦境在文艺作品中往往起到命运、欲望的暗示作用。

“一道追光划破黑暗的空间。在光柱中,一位白衣芭蕾舞演员现身了。她肌肤胜雪,清丽出尘。她踮起足尖旋转,笑意盈盈,有如空气一般轻盈,无忧无虑。”

电影《黑天鹅》

在演出的选拔中,艺术总监希望舞者不仅能演出白天鹅的优雅,也能演出黑天鹅的诡诈。女主角妮娜的白天鹅表演得无可挑剔,但是黑天鹅的表演不及她的竞争对手。总监启发她要释放激情,表现出黑天鹅的诱惑。妮娜与另外一名舞者的竞争对抗进入扭曲状态,她开始不顾一切地探索自己黑暗的一面。

 

这三个作品,《青衣》《钢琴教师》和《黑天鹅》有相似的地方,有不太正常的母子和母女关系,也有自我牺牲和意志的挣扎。

梦境和幻觉交替出现,是三个女性主角的悲剧解读。

走走通过对小说和电影的观察,向读者展露剧中人是如何疯狂地为艺术献身,还有角色和角色之间的自我斗争所呈现出的癫狂的内心世界。

走走的解读使读者厘清小说的伦理,进而与之产生共鸣和同理心。

 

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理想的阅读”可能要借助于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作者走走仿佛一名在小说字里行间探寻关键细节的侦探,又像一位带领读者进行文本游历的专业导游。

在本书中,作者走走从编辑的基本功“细读”入手,通过分析有影响力的当代文学作品,同时对照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作品,带领读者思考如何更好地理解小说写作。

本书不单单是写给读者的,更是写给创作者的文学评论。

阅读推荐

长按二维码

查看馆藏

《无声的细节》

作者:走走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4

索书号:I207.42/4848

前往东馆3F阅读广场

借阅相关类目更多书籍

拓展阅读

2024年6月2日,《无声的细节》作者走走做客上图东馆,与《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黄德海、《无声的细节》责编张诗扬一起畅谈——如何在阅读中化身小说侦探,揭开那些细节的真相。

长按二维码

观看讲座视频

表演艺术馆

位于上图东馆5楼东面。

区域内陈列表演艺术相关图书约5000余册、中外文期刊16种。主要涵盖表演艺术家传记、作品评论与电影剧本、戏剧文学(中长篇小说)、戏剧艺术史、歌剧音乐剧戏剧曲艺、电影电视技术等领域。空间集文献阅览、展览展示、交流互动等功能于一体,希望通过多维度的知识传达,为读者带来优质的阅读体验。

图文来源:读者服务中心

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科普中国”、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及互联网的文章,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促进科学普及,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亦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建议。若需转载本网站所提供的内容,请确保完整转载,并明确注明来源及原作者姓名。未经许可,转载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本网站或其链接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本网站提交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的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尽快处理并移除涉嫌侵权的内容或链接。